软包动力电池铝塑膜封装技术国产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0-10-07 17:16:00
关键词:CBIS2020动力电池

软包动力电池铝塑膜封装技术国产化之路


铝塑膜,被称作是动力电池国产化替代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一提到铝塑膜,大家的关注点可能就是日韩四巨头的产品,甚至还会将日韩企业的指标当做业内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并且国内一些企业不惜花费巨额代价,收购日本部分工厂,开拓中国软包动力电池市场。


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仅依靠进口并不现实,并且还有被卡脖子的风险。同时,从降本的角度来看,铝塑膜尽快国产化也势在必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我国铝塑膜产业的崛起,很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已经追赶上日韩企业,并逐步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以日本为例,其铝塑膜产品多采用干法、热法两种工艺,干法即用胶水粘,热法则是用胶膜贴。区别于以上两种工艺,苏州锂盾首创发明的MicrolayerTM非极性微波锚固法多相界面一体化铝塑膜工艺专利技术,采用“钉钉子”原理,将微观锚钉分别打到尼龙、PP、铝箔各个界面中,再通过微波照射将各界面的锚钉连接起来,形成化学锚钉网,生产出具有优异深冲、高阻隔性、绝缘性、阻燃性且耐腐蚀性能的铝塑膜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铝塑膜能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该环节的成本下降空间高达50%,这对于促进软包电池降本无疑将非常显著。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铝塑膜降本虽道远但势在必行。


10月16日,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文进将出席第五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0)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宁德)峰会,并发表题为“软包动力电池铝塑膜封装技术与长期可靠性研究”的演讲,同与会嘉宾分享铝塑膜自主技术研发进展及国产化之路。

软包动力电池铝塑膜封装技术国产化之路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