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冠宇从1995年开始进入锂电池行业,有30年的从业经历。资料显示,该公司的早期产品主要是面向手机电池,后来逐渐开始转向笔记本电脑用电池,以及智能穿戴领域。最近几年,该公司又开始以无人机电池和启停电池为切入口,进入到动力电池领域。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上,珠海冠宇董事长徐延铭作题为《深耕锂电逐梦全球,冠宇出海实践分享》的主旨发言。
据介绍,在消费电池领域,珠海冠宇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行业龙头地位。该公司近5年累计出货电芯16亿只,在全球综合消费电池市场连续5年排名第二,在笔记本电脑电池领域连续三年第一,平板电脑电池领域位列第二,手机电池领域也排名第三。
“冠宇的客户约有60%是海外客户,所以到目前为止应该是外向型企业。随着地缘政治、政策法规的变化,公司开始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由外向型企业向全球供应的全球化企业转型。”徐延铭介绍,2016年该公司在印度建立工厂,主要是跟随国内的手机厂家出海;2024年以来,又在墨西哥、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新建工厂。
出海的成功经验
在主旨发言中,徐延铭分享了一些关于珠海冠宇出海的成功经验。
“首先要考虑市场,要有确定的市场,法律法规要符合要求,供应链要尽量本地化。”他指出,人力当然一定是本地化的,而且要实现高度的文化融合,要保证生产安全。另外,还要尊重全球化的ESG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要顺应世界的潮流。
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徐延铭介绍,在新一轮的出海过程中,珠海冠宇选择了对华比较友好的马来西亚等国家。目前来看,马来西亚的项目进展基本符合预期,今年1月已经实现工厂奠基,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投产。
除了宏观层面的共性问题,出海企业还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如何把企业的管理做得更精细化。徐延铭指出,要通过数字化的管理,让企业的经营变得更标准,让产品质量更可靠,让成本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够拉齐。这样才能够从一个外向型的企业,真正转向为一个全球供应的企业。
做好确定的事情
“我们很有幸进入锂电池这个行业。冠宇是相信未来的,坚持长期主义,希望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做好确定的事情。”对于未来的发展,徐延铭有自己坚守的经营哲学。
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持续造就非常新的市场。“每到一段时间之后,总会有新的需求出现。所以我们就不能聚焦于短期利益。”在徐延铭看来,作为企业就是要把自己产品做好,把产品的基本性能做优,把这些事情做好,总有占据应用市场的机会。
在珠海冠宇的经营理念中,该公司一直紧盯着主流市场的细分领域,绑定头部客户。冠宇的客户质量一直非常优异,无论是早期进入的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市场,还是后期进入的动力电池领域,冠宇的客户都是全球头部的企业。
“头部企业会让你电池的发展方向、电池的标准会更合理,或者更有竞争性,这样我们才能随着头部企业的发展,获得长期发展。”徐延铭说。
珠海冠宇还坚持另外一个原则,让员工做有荣誉感的事情,致力于做伟大产品背后的价值贡献者。全球很多伟大的产品都有冠宇的贡献,比如北美T客户、A客户、华为手机、小米手机和汽车等。他强调,有这样的荣誉感,冠宇员工才有动力把产品做到极致。
对于未来的路,徐延铭表示将把长期主义坚持到底。“我们希望能够深耕锂电,筑梦全球,坚持价值出海,实现产业突围。”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