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石化2019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0346 公司简称:恒力石化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 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 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恒力石化 600346 恒力股份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李峰 高明 电话 0411-86641378 0411-86641378 办公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港兴路6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港兴路6 号富力中心41层01-06单元 号富力中心41层01-06单元 电子信箱 lifeng@hengli.com gaoming@hengli.com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 增减(%) 总资产 15,516,753.43 12,524,246.19 23.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949,067.61 2,758,767.34 6.90 东的净资产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 (1-6月) 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237,539.99 166,513.87 643.21 金流量净额 营业收入 4,233,327.26 2,645,225.60 60.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402,096.30 188,227.27 113.62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384,402.45 142,525.77 169.71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13.97 8.42 增加5.55个百分点 益率(%) 基本每股收益(元/ 0.57 0.28 103.57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57 0.28 103.57 股)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25,070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 持股 持股 持有有限售条 质押或冻结的股份 股东名称 性质 比例 数量 件的股份数量 数量 (%)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 境内 30.05 2,115,311,287 0 质 1,336,020,000 非国 押 有法 人 恒能投资(大连)有限公 境内 21.29 1,498,478,926 1,498,478,926 无 0 司 非国 有法 人 范红卫 境内 12.59 886,105,969 886,105,969 无 0 自然 人 德诚利国际集团有限公 境外 10.41 732,711,668 0 质 361,515,000 司 法人 押 中意资管-招商银行- 其他 1.69 118,720,000 0 无 0 中意资产-招商银行- 定增精选 43 号资产管理 产品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 1.24 87,472,246 0 无 0 法人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 1.24 87,015,274 0 无 0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大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 国有 1.18 82,737,837 0 无 0 营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 财通基金-民生银行- 其他 1.12 79,128,000 0 无 0 财通基金-玉泉恒增 1 号资产管理计划 财通基金-农业银行- 其他 1.11 78,050,000 0 无 0 财通基金-安吉 36 号资 产管理计划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恒力集团、恒能投资、范红卫、德诚利和和高投资互为一 的说明 致行动人;其他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未知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 报告期内无优先股股东 股数量的说明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9 年上半年,一方面,面临更加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与贸易格局调整,全球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出放缓与减速迹象,各经济组织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可见愈演愈烈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作用已经由需求情绪面加快传导至对各国实体经济在贸易环节、产业分工、投资动力与经济动能的实质性负面抑制影响。另一方面,随着近期美联储十年以来首次实施降息操作并计划停止缩表进程,一些国家央行也纷纷跟进,这可能预示着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的脚步正在加快临近,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趋势正步入新的路口和转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在面临外部重大变化与内部调整压力背景下,逆势体现出强大的发展韧劲、不懈的改革决心、扩大的开放活力与持续的创新势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达到 6.3%,领先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通过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坚持供给侧改革深化,有效促进大众消费,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大规模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举措,我国经济规模增长实现平稳运行并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内容呈现更高质量内涵并加快趋优向好。尤其是我国近 14 亿人口的消费基数、日渐壮大的中产消费阶层、日益活跃的城乡消费力量而构筑形成的规模庞大、潜力无限、对外开放且 加快升级的内需消费市场,不仅持续支撑并不断推动着国内经济结构向消费结构优化、高端制造驱动、数字经济赋能、经济结构更优、发展内涵更好的新需求、新动能、新结构转换,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抵御外部环境干扰的坚实支柱。“中国经济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实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从行业看,今年上半年,尤其是进入二季度以来,是国内整个聚酯化纤产业在对外出口贸易需求和上游产能投产暂时冲击下,面临在行业贸易链、供需链、产能结构、库存控制和成本环境等因素发生较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和阶段。一季度整个外部环境与市场运行还较为平稳,总体呈现出“PX 强势、PTA 偏弱、聚酯相对平稳”的季度性特点,下游需求与消费也较为稳定,行业企业也普遍环比去年四季度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大额的扭亏为盈。行至二季度,随着国内上游 PX 产能释放预期逐步兑现,PX―PTA 价差继续扩大,致使 PTA 行业盈利能力大幅度增加,但是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矛盾再度发酵,叠加行业当时淡季需求特点和原油成本端再次下行,产业变化越来越扑朔迷离,对行业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形成了较大的运营管理挑战。 尽管外部贸易环境趋于严峻和多变,行业市场需求情绪受外部干扰呈现一定疲软,基于产业链在全球的综合竞争优势,今年上半年我国整个聚酯化纤产业链的运行状况与盈利区间仍保持着持续性和稳定性,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各环节原料成品库存可控,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盈利尽管存在上下游转移,链条总利润规模仍保持在合理和健康水平,殊为不易。尤其是实施全产业链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凭借着从“PX-PTA-聚酯”的一体化协同整合能力,凭借着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产能规模成本与运行质量优势,凭借着在能源、交通、物流等基地化综合配套领先水平,在今年二季度“PX 走弱、PTA 强势、聚酯趋稳”运行特点下,在锁定全产业链利润同时,不仅取得了基于产能、结构与运营构筑的核心竞争优势下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盈利,也充分享受了来自国外上游的PX垄断盈利加快向国内中下游业务环节尤其是向供需更为紧平衡的中游PTA业务环节利润的大幅转移。我国从 PTA 到聚酯化纤产业链在全球市场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产能规模都占到全球总产能的 60%以上,具备一流的规模化成本和技术工艺优势,拥有背靠全球最大终端市场的地利人和,随着民营大炼化项目逐步投产加快打造上游产业竞争优势,最后瓶颈环节的芳烃产能加快构筑,国内聚酯化纤产业链一体化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从容应对国际综合竞争、优化贸易结构和推动整体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行业企业也将迎来更为有利的发展阶段,从最上游原油加工到最下游聚酯制造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产业运营模式将打开并确立行业的成长盈利新周期。 报告期内,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和艰辛繁重的项目建设任务,公司持续专注聚焦于聚酯化纤全产业链实体主业的专业精细化经营和纵横一体化拓展,“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一方面立足于现有的高端差异化聚酯产能和高质规模化 PTA 产能实施技术产品研发、经营效率优化、成本深入挖潜、产业一体协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应用等经营管理转型升级举措,另一方面精心组织和加快建设炼化项目、乙烯项目等公司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并圆满完成了公司 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装置调试与全面投产工作。“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公司将继 续做好 150 万吨/年乙烯、180 万吨/年乙二醇、80 万吨/年聚烯烃、72 万吨/年苯乙烯及 500 万吨 /年 PTA、135 万吨/年聚酯新材料等其他新产能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并构筑完善从“原油―芳烃、乙烯―PTA、乙二醇―聚酯―民用丝、工业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上市平台发展模式,推动实现恒力石化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链条战略布局与全覆盖业务经营。报告期内重点工作情况如下: 一、圆满完成公司最大投资项目恒力 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全面投产工作 恒力 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国内对民营企业首家审批的大型炼化项目,是我国首家一次性建成的 2000 万吨级以上现代化炼厂工程,也是公司构筑全产业链战略拼图最重要的一环。在现场数万名恒力人和建设合作伙伴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艰苦实干下,炼化项目继去年 12 月 15 日启动了常减压等装置的投料开车工作后,于今年 3 月 25 日成功一次性打通了炼厂生产全流 程,顺利产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PX 等主要产品,并于 5 月 17 日圆满实现项目的正式全面 投产,也创造了全球业内建设速度、开车速度与投产速度最快的行业奇迹,集中体现了恒力速度与恒力品质。 随着这一代表世界级炼厂标杆水平的公司独资炼化项目正式全面投产达效,恒力石化借此大幅领先于同行业率先迈入全产业链的实质性业务经营时期,推动公司实现经营规模量的突破与经营质量质的飞跃,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占据行业发展的上游制高点,获得先发优势,完善产能梯度,丰富产品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与经营抗风险水平,给市场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民营企业独立进行大型现代化炼厂建设的光荣使命,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我国芳烃进口依存度高的不利局面。 二、扎实加快实施 150 万吨/年乙烯、500 万吨/年 PTA 等重大项目建设 为丰富和完善公司全产业链结构模式,进一步打通“烯烃―乙二醇―聚酯”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炼化项目化工轻油、炼厂干气、苯等优质原料优势,最大限度发挥炼化一体化产能的高附加值、深加工能力,公司下属子公司恒力化工正在大连长兴岛恒力石化产业园区内建设 150 万吨/年乙烯项目。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实现对占到聚酯原料成本 90%以上的 PTA 和乙二醇两大关键原材料的全面覆盖和自给自足,公司的上游原材料保障能力和综合盈利能力预计将实现较大提升。目前,公司乙烯项目建设已全面进入了设备安装的高峰期,大型设备与材料陆续按期进场,各主装置安装等关键任务有条不紊进行中,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也将有效弥补我国石化高端产能的缺口。 乙烯项目 98%的原料都来源于上游炼化项目并直接通过一体化管道输送,项目建设国内最大规模的乙烯装置,下游配备生产乙二醇、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丁二烯等高端化工品的超大型装置,具备一流的单位投资与加工成本优势。公用配套的热电、煤制氢、办公、码头、罐区、储运等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都依托现有建成的炼厂,极大节约了综合配套成本。此外,公 司 2 条线合计 500 万吨 PTA 新产能建设也进展顺利,并进入了设备安装高峰期。大连长兴岛恒力 石化产业园区基本囊括了公司的中上游产能布局,包括炼化、石化、煤化产业,含 PX、醋酸、PTA、乙二醇等主要原料产品,同时副产各类优质成品油与高端化工品。产业园区内炼油、化工、煤化工相辅相成,互为依托,通过基地集约化的运作管理模式实现集成业务协同、一体产能整合与公用配套共用,油、化、煤匹配聚集,能效倍增、贡献价值。随着公司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业务领域各大产能项目陆续建成并投产,恒力石化也正加快步入炼化、石化、聚酯产业协同、一体、均衡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积极推进第三期员工持股、股份回购、大股东增持、分红等资本与股权运作 1、推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为了奖励参与炼化项目建设的全体员工,提高炼化项目员工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前两期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后,公司再推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激励炼厂核心技术管理人员,打造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与价值分享。 2、股份回购: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数量 88,461,914 股,支付的总金额1,240,709,429.95 元(不含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用实际行动有力维护了公司市值合理稳 定与全体股东核心利益。 3、大股东增持计划:在公告增持期限内,大股东恒力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14,707,122 股,累计增持金额达 21,002.14 万元(不含手续费、佣金等),积极履行大股东责任,兑现了增持承诺,成功完成了本次增持计划。 4、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为积极合理回报广大投资者、优化股本结构,与所有股东共享公司经营成果,公司完成了 2018 年年度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 1,489,732,395.30 元(含税),公司总股本增至 7,039,099,786 股。 5、公司股票简称更名:为适应公司主营业务范围重大变化与经营发展需要,参考行业实际,公司将证券简称变更为“恒力石化”。变更后的简称“恒力石化”含义更加清晰、指向更加明确,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特点,有利于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辨识度,提升市场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聚酯+PTA”产业链业务维持较好盈利水平,尤其是 PTA 业务在行业供需基本面不断改善、市场供给偏紧和价差区间持续性维持高位背景下,业务盈利增长明显,此外,公司高端聚酯业务也保持着合理利润水平。另一方面公司 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于报告期内实现了全面投产工作,开始为公司贡献业绩。2019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3.3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0.2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3.62%,半年度营收规模与盈利水平都创下了公司历史新高。尽管上半年面临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剧烈变化的不利局面以及上游产能投产预期的暂时冲击,公司凭借着行业领先的全产业链经营优势以及大型炼化项目投产贡献,上半年实现了企业经营规模的较快增长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炼化项目投产后公司构筑形成的“原油-PX-PTA-聚酯”的全产业链以及上下游产能一体化协同的精细化产品经营模式有效新增、优化、提升了公司的盈利点与盈利能力。此外,公司经营还受益于多年来坚守的高端产品路线、对新产品的持续研发投入和对智能制造技术、数字化管理模式等新技术经营手段的持续扩大应用。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财政部于2017年3月31日分别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修订)》(财会〔2017〕7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 年修订)》(财会 〔2017〕8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2017 年修订)》(财会〔2017〕9 号),于 2017 年 5 月 2 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 年修订)》(财会〔2017〕 14 号)(上述准则统称“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境内上市企业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新金 融工具准则。具体内容详见“附注、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41.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相关阅读:

验证码: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