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关键词复盘2019动力电池领域“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0-01-07 13:58:56

编者按:


2019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可谓风云变幻,跌宕起伏。财政补贴退坡、行业洗牌、安全和成本问题等反映着行业的残酷寒冬,诺贝尔化学奖、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技术创新、氢燃料电池暂时不具备商业化条件,纯电动主流技术路线不会动摇,以及国际车企纷纷来华寻求动力电池合作,也预示着行业的蓬勃生机。


这一年,动力电池业内有不少声音在产业界引起极大反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思考和借鉴。从这些声音中,我们既可反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也可以一探产业发展的脉络,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近日,电池中国网遴选出国内动力电池产业2019年几道重磅声音,并结合相关代表性新闻事件,以梳理产业发展轨迹,进而探寻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


安全——安全应是动力电池的自然属性


事件综述: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电动汽车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2019年上半年特斯拉、蔚来汽车等多个电动品牌接连发生多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引发全球关注,安全焦虑也使得部分潜在购买者对于电动汽车心生迟疑。


声音:“安全可靠应是动力电池的自然属性,所谓自然属性就是必须先具备的属性,”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解释称,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不是要达到的目标,甚至不是一个平衡的条件。因为不可能用任何一个指标去取代安全这一基本要求。


洗牌——2019年动力电池产业链“黑天鹅”满天飞


事件综述:2019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退坡,同时LG化学、SKI、三星SDI、松下等外资企业大举入华等,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进入深度洗牌阶段。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2018年,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减少近20家,同时沃特玛、国能等曾经的电池巨头或破产,或深陷债务危机。


声音:“今年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都迎来了至暗时刻,‘黑天鹅’到处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认为,这种“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正是行业的发展由过去的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过渡的必然结果。方建华表示,动力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洗牌造成的压力影响会非常大,一个动力电池企业被淘汰,背后都可能会带来几十亿的债务,而一个整车厂被淘汰更可能会带来几百亿的债务,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今年以来,多家整车、电池企业的债务问题已引发连环暴雷,给上游材料、设备企业带来沉重压力,值得业界警惕。


诺贝尔化学奖——锂电池喜摘诺贝尔化学奖


事件综述: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开发锂离子电池”所做出的贡献。他们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50万元)的奖金。


声音:“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了三位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有贡献的科学家。在中东石油危机的时候,通用、福特、丰田、戴姆勒-奔驰等车厂就开始研究如何用氢燃料电池取代燃油,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锂离子电池能够驱动一辆车,觉得续航里程不够、动力性能不好、价格贵,”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而这十几年来,中国发生了锂离子电池的革命,成本比以前降低了90%,能量密度提高了三倍,功率密度提高了五倍,现在锂离子电池真的可以驱动一辆车。别人没看上的东西,我们努力去做了,结果做到了这个程度,暂时比别人领先了一步。


成本——2019年动力电池迎来分水岭


事件综述:2019年3月26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发布,其中乘用车整体退坡幅度超过50%,商用车退坡幅度接近70%,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面临着降本压力。据目前有关机构不完全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很大可能将低于2018年,或将出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近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声音:“6月25日(财政补贴过渡期结束日)前,为获得高额补贴,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焦点在高能量密度等电池性能上,”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院长蔡毅表示,6月25日后,财政补贴大幅退坡,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焦点旋即将转移到成本上,在不断提升安全性的基础上,降本成为全产业链的“第一要务”。


氢燃料电池汽车——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 纯电动路线不会动摇


事件综述:自2018年5月以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热度持续增高,国内各地方政府接连制定和出台扶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有消息称,国家层面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财政补贴力度短期内不会减弱;另一方面,2019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对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大幅压缩。有不少业内外人士认为,我国以纯电动技术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发生了动摇。


声音:“近期部分媒体片面解读国家将不再支持纯电动,转而全力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继而部分企业和机构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发生了动摇,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导。”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表示,从产业政策支持之初,我国就确定了纯电驱动战略不动摇的技术路线,十年来的坚持才形成了今天良好的发展局面,“要巩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做优做强纯电动汽车。”此外,工信部、科技部等也多次为纯电驱动路线站台、发声。


日前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提出,力争经过十五年持续性努力,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创新——2019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技术创新是“最漂亮”的创新


事件综述:数据显示,过去1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升了3倍,但是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就没那么明显。如2018年,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仍以140Wh/kg左右为主,进入2019年,160Wh/kg渐成主流。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宁德时代推出的CTP解决方案和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使得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大幅提升,进而使得车辆续航里程也得以提升。


声音:“今年我们在电池环节取得最漂亮的创新是电池系统工艺设计上,而非单体,”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日前在谈到电池技术研发进展时提到,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方案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是2019年电池企业在系统层面最“漂亮”的创新,将对增加车辆续航里程,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降低电池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欧阳明高还表示,之所以说CTP技术和“刀片电池”技术的创新非常有价值,除了两者在能量密度、成本上的改善,还在于两者在安全性上的优异表现。“这两项创新是基于现有材料电池体系,”欧阳明高解释道,“目前磷酸铁锂、NCM523、NCM622等材料的安全性已经很高了,这两项系统层面的技术创新,可以在现有材料体系基础上大幅提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需要改变材料体系,安全可控,此外,内部零部件的减少,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作者: 采编部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