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的火爆繁荣传导给18650电芯企业的市场红利恐怕维持不了太久。”作为一家较早进入移动电源供应市场的的企业,深圳市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卓能”)副总经理黄延中一脸忧虑的向《高工锂电》表示。
“夹缝求生”,这是他对于目前18650电芯企业经营状态的真实描述,在锂电行业摸爬滚打10余年,黄延中经历了18650电芯企业在2011年之前的市场艰难,也见证了2011年以来的浮躁扩张。
黄延中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进入2014年,国内18650电芯企业“内忧外困”的艰难局面正愈渐明显,一方面,上百家18650电芯企业围绕着中低端产品的价格混战愈演愈烈,毛利的大幅下滑使得企业只能以产能扩张的方式来维持利润增长,这样的生存法则对于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缺乏积淀的国内电芯企业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
另一方面,尽管“三星降价至1美元”的传言并未兑现,但随着笔记本电脑电池市场份额的日渐萎缩,日韩电芯企业通过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优势来抢食国内中低端市场的野心越来越明显,这让国内企业开始感到恐慌:这一次,狼可能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