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充电国标将出 看8大民企准备哪些投资大招?

发布时间: 2015-08-07 09:39:52    来源: 电动汽车时代
字体:

[摘要]标准化后的新能源车充电桩将促进社会资本加速进入充电桩行业。据悉,目前包括江苏万帮集团“星星充电”、上海富电科技、特锐德、科士达、奥特迅、中恒电气、比亚迪、和顺电气、等民营资本已经进入。

 

  电动汽车充电政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南》8月即将出台的消息已经被各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同出台的还包括《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导意见》。

  今日,记者了解到最新国标内容,分为通用要求、交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三个部分。充电国标核心在于充电桩的规范化、一致化,不同车型充电插口将统一,解决困扰电动车私家车主多时的充电桩兼容性问题。标准化后的新能源车充电桩将促进社会资本加速进入充电桩行业。据悉,目前包括江苏万帮集团“星星充电”、上海富电科技、特锐德、科士达、奥特迅、中恒电气、比亚迪、和顺电气、等民营资本已经进入。

  配套设施建设的瓶颈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最严重的制约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慢主要还是机制问题,国家电网垄断充换电设施建设,不但自身负担沉重,而且在建设模式上又缺乏活力。以美国为例,2013年公共充电桩激增了30%,其中增加的部分主要来自民间资本,零售店、百货店、酒店等都投资建设充电桩。当年,美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与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9.6万辆。不难看出,民间资本的进入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现实可行的解决方式。

  虽然目前有一部分社会资本开始进入,但是整体发展效果并不突出。据了解,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诸多地区充电桩建设数量都离发展规划有不小的差距。

  《指南》的出台促进民间资本加速介入后,充电桩形成盈利模式是个必然的选择,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巨大鸿沟,在这个过程,民营资本要耐得寂寞等来收获的那一天。此外,在很多人眼中,配套设施的投资是一项“砸钱”的买卖,看不清产业方向,回报便“遥不可及”,这是个勇敢者的游戏,记者带你一起看看那些已经冲进充电桩领域投资的民营资本们。

  “星星充电”启动“充电合伙”模式

  江苏万帮集团“星星充电”的众筹项目开始启动“充电合伙”模式,在常州整合政府部门、公共场所资源,半年间建了1500个充电桩。由合作方提供场地,万帮子公司星星充电负责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采用收入分成的合作模式。该模式在常州吸引了包括酒店、购物中心、景区、机场、车站、社区、政府大院等100余个公共区域的业主参与充电桩建设。万帮集团针对充电桩推出专门的APP有导航和定位功能,APP中可以看到常州充电桩的分布,可以使用导航功能,就近进行充电。”为了培育消费市场,常州所有充电桩今年全部免费使用。

  如何实现盈利方面, 常州星星充电公司总经理苏浩表示,由于充电桩为自主研制建设成本相对较高,每一个都在一万元以上,主要靠电的差价来盈利并不现实。由于带有智能信息系统,电桩并非只有充电功能,还可以成为连接用户的载体,从而有望形成车辆维修保养、生活消费的产业链。布局充电桩的意义并不在于迅速实现盈利,而在于从问题角度下手,反向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星星充电正谋划将“众筹模式”复制到苏州、扬州、南京、南通、盐城和省外的上海、芜湖、武汉等地。

  富电科技采取充电服务、分时租赁双模式

  上海赛特康旗下富电科技总裁庞雷表示,公司计划今年将在北京建设100个充电站,共计3500个充电桩,到2017年底将在北京总共建成1.9万个充电桩。充电站的做法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收取充电服务费,另一方面引入汽车分时租赁。据悉,与一些报道中多地充电设施遭闲置的景象不同,该充电站目前已处于满负荷运作,经常有附近的新能源汽车排队来充电。

  庞雷将这种成功归结于两点。一是选址得当;二是技术符合市场需求。他介绍该站内的充电桩可以给各种不同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而充电的速度又介于快充与慢充之间,大约每40分钟充100公里。

  关于充电桩带来的收入,庞雷表示,(每个充电桩)收回成本大概在5到7年,已经有25%到30%的利润来自于充电服务费以外的领域,其中充电桩的桩体广告占据了较大的一部分。此外,庞雷强调广告收入需要充电桩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总体盈利,在他看来充电桩经营企业的盈利门槛仍然较高。

  特锐德打造新能源汽车最大充电网络

  特锐德目前已在12个城市建立了汽车充电合资公司,截止目前公开资料建立合作城市最多,2014年年报计划2015年底和40个以上城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并成立合资运营公司,2017年底完成占领全国50%以上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战略布局,很可能形成最大的充电网络。

  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表示,特锐德的思路就是通过免费建设全国的充电,充电网络是所有盈利模式的基础,不依赖收取服务费来盈利,以充电网络作为入口打造充电、销售、租赁,4S增值服务。通过大平台卖电、卖车,打造的是互联网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充电的小产业。以免费建立充电网络为源头,继而开展多项附加业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中国供电网,互联网,车联网的三网融合,这是一个相继而生的新兴产业融合。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