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节能增效,有效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
保障可靠供电是电网企业的本职工作,而有效节电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另一项重大责任,正如国网营销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国家电网公司不仅仅是单纯地售电,而是将节能节电也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
共建碧水蓝天的美丽家园,需要依托高科技手段,促进电力和能源行业减排技术的提升。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综合性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国家“上大压小”政策,对到期应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坚决解网,并加强配套电网项目建设,保障“上大压小”工程实施后的电力可靠供应。
在抓好自身节能降耗工作的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作用,积极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和发电权交易,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大力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在推动社会节能减排、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了时代前列。
从2012年起,国家电网公司持续开展以节能服务公司为龙头的节能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企业能效服务和管理水平。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建成了总部和省公司两个层面28个市场化运营的节能公司,2013年共签订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232个,实施社会项目节约电量49.8亿千瓦时。公司还成立了575个能效服务小组与6家能效测评机构,建立了覆盖公司全部经营区域的能效服务网络,免费为5695家工业企业成员提供节能量审核、能效审计、节能咨询等服务,并梳理制定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功能和检验规范》等42项标准规范。2013年公司共举办节能讲座、交流和能效审计等活动1887次,推动企业实施热泵、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项目,实现节约电量5.7亿千瓦时。
节能减排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建立更具操作性的考核体系,才能避免只是数字游戏。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加强节能减排指标的统计、监测、考核机制建设,对线损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等考核指标进行重点监测,并开展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对标和节能减排典型经验评选,将线损相关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加大节能减排考核力度。
在节能服务体系的有力推动下,国家电网公司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节约电力电量指标,累计节约电力477.9万千瓦,节约电量223.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736.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42万吨。
一方面要节能,另一方面也要让能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如何保证能源高效输送、降低损耗,这是电网企业在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挖掘电网节能潜力,推广应用新材料,积极组织开展电网节能改造项目,2013年累计投资424亿元用于电网高损设备、无功补偿等节能改造,采用节能金具、导线每千米线路降低损耗6010千瓦时,累计减少损耗2.83亿千瓦时。开展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潮流分布、改造设备线路改进供电方式的措施,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线损率同口径下降0.05个百分点,节约电量18.9亿千瓦时。加大社会节能项目的投资力度,累计完成21个省级电能平台建设,实现了对部分用能企业的在线监测功能。同时,公司充分发挥在需求侧管理方面的网络、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配合政府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建设,深化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并开展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积极实施中德能效合作项目,与德方专家组成的团队联合为17家典型企业提供了能效审计服务,累计提出能效措施建议224项,预计实现节约煤炭、煤气、电量等能源节约量等价于节约电量6.3亿千瓦时,在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消纳清洁能源,大力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形似地球仪经纬网的绿色图案蕴涵着蓬勃生机,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标识,代表接纳清洁能源、促进绿色发展的光荣使命与责任。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特高压跨区送电能力,积极消纳清洁能源,用绿色之手,有力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了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说,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2013年实际完成是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
既要降能耗、减污染,同时还要保证用电需求,这如何才能实现?
国家电网公司给出的回答是:“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变输煤为输电,积极消纳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能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促进能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搭建起绿色能源输送的“高速路”。
“除了更少的能源消耗,要治理雾霾,中国还需要更加清洁的能源结构。”厦门大学能源问题专家林伯强说,煤电必须为水电、风电、核电发展腾出空间,而如何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是此轮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数据显示,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电可开发资源6亿千瓦,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资源分别为25亿、27亿千瓦,相当于18亿千瓦常规火电。2013年,我国清洁能源装机总规模达到2.35亿千瓦,同比增长22%。其中,常规水电13252万千瓦,同比增长6.2%,风电7037万千瓦,同比增长25%,光伏1546万千瓦,同比增长360%。截至2013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水电装机近1.9亿千瓦、风电并网装机超过7000万千瓦,均位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国家电网已成为世界上水电和风电规模最大、光伏增长最快的电网。
为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大电网和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加强跨区跨省消纳,加快推进特高压等骨干电网建设,截至2013年年底累计建成“两交三直”特高压工程,在建在运特高压线路长度超过1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超过1亿千伏安(千瓦)。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不仅降低了电网自身能耗,也有效提升了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和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能力。2013年西南地区降水丰沛,四川电网水电大发,消纳压力大,公司充分发挥互联电网优势,利用复奉、锦苏等特高压输电通道,提高跨区消纳水平,2013年四川最大外送电力1697万千瓦,消纳水电1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和35%。据国家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人透露,在今年主汛期前,四川新投水电装机1000万千瓦,水电装机总量达到5290万千瓦,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将满载运行,加上跨省输电通道,今年四川水电最大外送电力将达到2680万千瓦,占华东电网最大负荷的10%,占四川水电外送电力的81%,同比增长67%,江浙地区多年缺电难题将因西南清洁水电的给力支持而得到有效解决,也积极促进了经济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
除了绿色的水能,“三北”地区的风能也大有作为,“风光无限”。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投资风电、光伏发电并网工程755亿元,建成并网线路3.62万千米,新能源及时并网得到了有力保障。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利用新疆与西北联网第二通道等输电线路,将酒泉地区风电送出能力从260万千瓦提高到420万千瓦。同时,通过提高局部电网输送能力,在通辽和辽北地区采取智能稳控措施、增加安控装置,提高风电送出能力155万千瓦。利用电力市场平台,以挂牌交易模式开展东北富余风电送华北单边市场交易,全年完成交易电量40亿千瓦时。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欢迎、服务”分布式电源发展,及时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和管理意见,将服务对象由企业法人扩大到自然人,服务范围扩展为所有类型分布式电源,简化并网流程,统一技术规范,推广典型设计,开辟并网工程绿色通道。2013年公司经营区内10千伏及以下分布式电源累计受理2550户、238万千瓦,并网1051户、73万千瓦。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优化运行安排,确保水电及新能源高效利用,并深度挖掘电网调峰能力,提高风电消纳水平。通过努力,国家电网2013年全年消纳水电5417亿千瓦时,汛期水电日均电量20.47亿千瓦时,同比均增长5%,节水增发电量为158亿千瓦时,水能利用提高率为7.0%;全年风电发电量达到129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51亿千瓦时,增长37%,利用小时数创近3年来最好水平;光伏发电量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
绿色能源带来了无限希望。繁华都市的电力能源来自西南的河流小溪,来自高原的阳光清风,碧水蓝天的美好家园已经近在眼前。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推动产业和社会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过7亿吨,其中消纳清洁能源的贡献度达到90%以上。换一个更形象的说法,按照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报告推算,如果将新疆的1亿千瓦时清洁电送到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的PM2.5就会减少7吨,PM10减少约17吨,这无疑是防治大气污染、解决雾霾带来“心肺之患”的一剂强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