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推动发展
据了解,过去10年间,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保持年均26%的增长速度,未来新的应用领域将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提供广阔空间。同时,新材料技术的成熟将引领电池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法国BASF、德国SAFT、比利时Umicore等全球领先的电池材料和电芯研发企业的技术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新的石墨导电材料等对于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性能有明显改善功能。随着性能更优秀的材料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电池生产,将会有力推动电池性能的快速提升。
电池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被探索。
电池行业专家藤田郁夫讲述了自己企业针对用户需求,不断研制成功新型电池隔膜材料的过程。他说,越来越多的客户都希望用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所以企业在制造隔膜的时候不仅要求更长的寿命、良好的性能,而且要求价格低。之前使用普通材料,但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湿度较高。因此,目前隔膜材质改用陶瓷涂布。
日本或欧洲的电池制造商,都会投资设立干燥室,如果使用这种隔膜产品,就不需要去投资干燥室,能够降低电池制造商的成本。
加紧国家标准制定
此次会上移动电源标准受到关注。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电源已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锂离子电池重要的应用市场。据统计分析,2013年我国移动电源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
然而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安全环保及性能大部分没有保障,也无行业和国家标准,导致整个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半成品、成品生产过程无规范,国内市场无监管,从而形成当前移动电源市场和行业混乱,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制定移动电源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将是规范移动电源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刘彦龙介绍,为加快《USB接口类移动电源》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与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3年8月18日发起成立了《USB接口类锂电移动电源》标准编写工作组,邀请国内主要的移动电源企业和锂离子电池企业作为成员单位,共同起草《USB接口类移动电源》行业标准。
“我们期待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尽快规范移动电源行业的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的品牌集中度,形成一批被消费者广泛认可和喜爱的移动电源品牌。”刘彦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