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风电并网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风电场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当风电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后而风电场的功率波动会影响当地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电压波动与闪变。对局部电网将产生明显冲击,严重时会引发严重事故。各国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都对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变化提出了要求,如:
1)Eltra和Eltra&Elkraft要求并网风电场lmin的输出功率变化小于等于风电场最大功率的5%。风电场能够通过控制系统保证在2s内降到额定功率的20%以下,Eltra&Elkraf要求风电场每分钟的功率变化率在10%~100%内可调;
2)而E.ON和ESBNG要求风电场输出功率在任何时间内都小于它的注册容量。E.ON要求每分钟功率降低最少要占额定容量的 10%,ESBNG要求15min功率变化与风电场的规模有关,小于100MW的风电场每分钟功率变化小于5%,小于200MW的风电场每分钟功率变化小于额定容量的4%,大于200MW的风电场每分钟功率变化小于额定容量的2%;
3)苏格兰并网技术规定要求风电场输出功率在合理的时间内可以超出额定功率;
4)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规定了风电场1min和10min的功率变化率,变化率与风电场的装机容量有关,如小于30MW的风电场10min最大变化量为20MW,1min最大变化量为6MW;
5)Scottish要求风电场起停要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Scottish还要求风电场起停满足最大功率变化的要求,而且不多于25%的额定容量可以跳开,并在30min内分阶段逐步退出。
大容量电池储能技术对风电的平稳作用
显然实现有功功率最重要的调节手段是储能,大功率、大容量的储能系统能够平抑风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储能系统的容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将储能系统与风电机组结合,可以有效抑制或缓解风电的波动性,减小风电对电网的影响。大容量电池储能技术在风电并网中能够实现如下功能:
1)平滑机组输出:将电池储能系统与风力发电机组相结合,在快速风速扰动下平滑风电场输出,减少风电场输出波动对电网的影响,降低风电波动对电网的冲击。
2)提高风电输出与预测的一致性:以储能作为配合来调整输出,根据风电场预测的出力曲线优化出力,提高风电输出可信度。
3)提高调度能力:采用储能系统则可以控制风力发电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用于电力调峰,使风力发电单元作为调度机组单元运行,而且具备向电力系统提供频率控制、快速功率响应等辅助服务的能力。
4)峰值转移:利用大功率大容量储能系统可以将不稳定的风能电力收集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平稳释放,转移峰值,降低对电网冲击;
5)保证风力发电系统持续可靠地供电:当环境因素或外部条件变化较快,风力发电系统不能稳定地输出电能时,储能系统中存储的能量可以产生一定的能量和功率支撑作用,保证对负载持续、稳定地供电。
6)系统运行可靠性及冗余度大大提高:多台容量较小的并网逆变器的并联群控运行,使得系统可以根据各种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启动不同数量的并网逆变器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实现系统的发电效率最优,进一步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冗余度也将大大提高。
7)使风力发电具有可调度性:单纯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无法制订特定的发电规划。如果配置能量储存装置,就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提供所需的电能,而不必考虑此时发电单元的发电功率,新能源发电系统可以与电网连接,实现向电网的馈电,并可以提供削峰、紧急功率支持等服务。只需按照预先制定的发电规划进行发电。储能装置的容量越大,系统的调度就更加自由,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但需要的投资也就越大,关键在于找到最佳经济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