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旧爱又变新欢 锂电池企业搭上iPhone6快车

发布时间: 2014-09-02 08:45:07    来源: 凤凰网
字体:

[摘要]每逢苹果公司发布新品时间邻近,苹果产业链上的相应概念股便会遭到热炒,在今年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苹果概念股中,锂电池概念股表现抢眼,锂电池供应商欣旺达代替台湾厂商顺达切入大尺寸5.5英寸iPhone6产业链的消息,格外引人注意。


  企业动态
  苹果发布“前夜”欣旺达股东陆续减持套现
  可以说,一旦成为苹果等跨国巨头的合作伙伴,进入其供应链体系,意味着将有机会和这些巨头一起分享的巨额财富。苹果的风生水起,带动了A股一系列公司在苹果产业链当中成为淘金者。
  但是,在享受苹果产业链光环的同时,这些苹果概念股也潜藏着危机。一种可能是,随着苹果公司股价的涨跌,相关概念股股价随之大起大落;另一种可能是,随着苹果产品快速升级换代,一旦上游公司技术变革无法跟上苹果的脚步,可能就失去订单,导致业绩出现迅速下滑。
  成也苹果“败”也苹果
  毫无疑问,欣旺达被业内寄予成为下一个德赛电池的期望。
  据悉,德赛电池目前的客户主要为苹果和三星两大巨头,此外也涉及iWatch、谷歌眼镜、iTv遥控器等领域的电池供应。
  记者发现,自切入苹果产业链后,德赛电池每年营收及利润呈现稳定增长。201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2.54亿元,同比增长71.29%;盈利1.14亿元,同比增长59.75%;2012年及2013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42.24%和4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0.38%和44.66%。
  根据欣旺达财报披露,公司2011年营收、净利同比增幅均在32%左右,但进入2012年业绩骤变,一季报营收同比下降16%,净利润同比更是大降71%。在2011年,欣旺达供应苹果的主要是iPhone3GS产品锂电池。2012年未获iPhone4代供应资质,iPhone3GS又已在2011年正式停产。从上述财报数据不难发现,苹果订单占欣旺达整体营收比重略高,呈现单一客户风险。
  不仅是欣旺达,连苹果的稳定供应商富士康也曾出现过类似境遇。
  不过,相关证券公司电子行业研究员对 记者表示,从长久合作的角度看,供应商本身应该在研发上不断跟进甚至领先苹果产品,但如果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则会加大公司本身的风险。
  目前欣旺达为苹果公司供货的数量和价格尚难以知晓,但欣旺达被曝出已顺利解决了有关5.5英寸iPhone6电池大小厚度以及量产的难题,并且获得两千万块电池的订单,目前所占份额约在20%~30%之间,据称每块电池价格约为40元人民币,据此计算,该笔苹果订单将为公司贡献8亿元收入。
  此外,资料显示,大陆企业在苹果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中相对较少,所获利润在苹果iPad和iPhone产业链中的占比分别为2%和1.8%。
  对此,一位研究员对记者做了详细解答。“以欣旺达为例,去年及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远远低于收入增速,收入更多的是来自于国产智能机方面订单的持续高增长,相关客户的低价策略也使得公司毛利率下降,使得业绩增速降低。”
  此外,上述人士表示,2013年是欣旺达生产布局的一年,通过自动化改造不断提升生产效率,这一过程也使得费用增长,带来业绩增速降低。不过2014年,该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光明的。一方面是产品结构方面更加倾向于高毛利的平板及笔记本电脑产品,而手机类电池模组则会向高端客户延伸。另一方面,欣旺达已经通过某国际高端客户的认证,2014年为这个国际大客户大规模出货将值得期待,不会出现利润下滑的风险相反会出现业绩拐点。
  虽然上述人士并未直接提及苹果公司,但业界普遍认为苹果订单的利润高于同行业,假如欣旺达促成与苹果的合作将有助于扭转公司近几年来业绩上的平淡,如果合作能够持续,将有望增厚公司利润。
  欣旺达股东频繁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市场传闻苹果iPhone6上市前夕,8月29日晚间欣旺达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明旺2014年8月27日~8月28日于二级市场共减持公司流通股2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9%。按各期成交均价计算,套现约8079万元。本次减持后,王明旺尚持有公司股份7339.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9.17%,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这不是欣旺达第一次遭遇股东减持。5月30日欣旺达公告显示,股东新余市欣明达投资有限公司于2014年5月23日~5月29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共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10万股,减持后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6月17日晚间欣旺达公告显示,持股5%以上的股东东莞市源源化工有限公司从2014年5月22日~6月17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及大宗交易系统共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78万股。7月初欣旺达再次发布公告表示,2014年7月2日~7月3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威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7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97%。
  通常,上市公司遭股东减持,往往会对股价造成明显影响,甚至会被认为是利空消息,是股东对企业的不看好。
  不过,在大股东王明旺减持之前几日,欣旺达刚刚发布2014上半年财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2亿元,同比增长98.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35.56万元,同比增长50.11%;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736.78万元,同比增长93.8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92亿元,同比增长13.6%;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在此背景之下,欣旺达股东连续减持的做法令人不解。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欣旺达相对估值稍有偏高,过去多年都有借助苹果概念炒作自己的嫌疑,能够预测的风险可能来自于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导致电源产品需求减缓,以及动力类和储能类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不足。
  行业趋势
  智能机升级倒逼 锂电材料瓶颈待破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电池技术也在随之发生进步,从2011年开始呈现出加快升级的发展趋势。
  相关行业人士对 记者表示,全球电子工业发展迅猛,过去五年复合增速达13%。中国丰富的原材料、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靠近下游需求等方面优势明显,全球电子化学品产能向中国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下游3C领域特别是手机锂电池持续高增长,是锂电发展的主战场。产品价格略有下滑,但销量持续高增长,锂电材料行业趋势反转。
  美国《福布斯》指出,在智能手机的硬件配置比拼已经步入平稳阶段的当下,电池无疑将会成为诸多智能手机厂商的下一个必争之地。智能手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功能如今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层次,但是电池却一直是个非常明显的瓶颈,尤其是在4G网络下,智能手机的电量流失非常快,所以说未来哪家手机厂商能够解决电池问题,肯定能够成为整个手机产业的执牛耳者。
  业内人士指出,已经有不少手机厂商开始研究新的电池技术了,包括小型太阳能电池、动作电池和石墨烯电池等,未来这些技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其中石墨烯电池采用革命性的电池技术,不仅储电量高,而且充电时间奇短,能够将数小时的充电时间压缩至短短不到一分钟,这种电池有望为整个手机产业带来变革。
  目前,中国锂电池材料厂商专注核心技术,不断切入高端客户供应链。相关投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重点关注具有先发优势和雄厚技术底蕴的龙头企业,以及切入国际厂商供应链的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将先于行业复苏重回高增长通道,有望成长为国际龙头,例如新宙邦、江苏国泰、杉杉股份和沧州明珠等。”
  此外,行业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将在2014年迎来实质发展机遇,汽车进入电子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时代。随着特斯拉等概念受到热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倾斜,包括德赛电池、欣旺达在内的电池厂商的电池产品均向新能源车领域延伸,锂电池行业将进一步的被推动发展。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