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纯电动购买门槛太高 车商扎堆玩租赁+海外

发布时间: 2014-09-10 08:47:3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摘要]租赁+海外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


  出口不比内销好做
  与进入租赁市场异曲同工的推广方式是进入海外市场。早在2012年底,江淮就与 GTA展开合作,开始启动江淮电动车入美事宜。最终,经过1年多的电动车法规识别,商务谈判、技术对接及产品适应性改进,最终双方于今年8月正式签署2000台和悦iEV纯电动轿车出口美国的框架协议。而之前,比亚迪的电动车也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是相对更成熟的电动车消费市场,如果我们在美国市场能得到认可,对国内市场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江淮汽车国际公司总经理佘才荣分析。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方案,并正在消除地方保护,为纯电动汽车的异地发展扫除障碍,但是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仍在低谷徘徊。
  明华有道蓝皮书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含进口)上牌量总共2378辆,并且,消费对象仍以单位客户消费为主,个人用户购买比例仅为三分之一。
  即便国家提供了补贴,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用户而言,一般也会选择没有里程焦虑的插电式强混汽车。如比亚迪秦、荣威550PIUG IN 等插电式强混,因为这些车同时能使用汽油,一部分消费者甚至为补贴而购买这些插电式强混汽车,然而拿它作为普通的燃油车来开。
  相反,海外市场对电动车则要好得多。美国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2012年美国电动车市场规模达5.3万辆,2013年销量已达9万辆以上,增长率超过80%。虽然美国也是全球主要电动汽车厂商竞争的主战场,但相对于传统汽车,电动车的竞争仍要缓和得多。
  而借助电动车为契机进入美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也许还能获得意外的收获,也就是在美国市场建立品牌和口碑,并进一步带动传统汽车入美。
  不过,中国电动车要实现突破,苏金河认为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否则,现在国家大规模推广电动车,建立充电桩,到头来很可能就是“为人作嫁衣”。就像传统汽车市场一样,外资企业一进来,自主品牌纷纷没有了抵抗力。如果自主品牌企业不推出更多更适合市场的产品,电动车市场同样可能出现传统汽车被外资抢占市场的一幕。
  除了技术上的攻破,纯电动车成本也是制约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明华有道的报告同时指出:市场价格普遍较贵,车型价格主要集中在15万-30万元之间,这也是导致私人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的原因。
  “我们希望打造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国民智能纯电动汽车,而不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苏金河透露,我们的电动汽车产品将主打长续航里程、高性价比路线。而在云100之后,众泰还计划推出云130、云160、云190等;同时还会横向拓展出级别更高的电动车型,如云200、云300等。云100及其后续车型的规划年产能达10万辆。而这些产品的价格都将是亲民的。
  而江淮也已经启动了亲民电动车战略,记者了解到,江淮将于9月9日在上海推出江淮iEV4,而这款车的价格非常亲民,仅为7.48万。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