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盘点近期出现的奇葩电池技术1

发布时间: 2014-09-18 10:55:41    来源: 360个人图书馆
字体:

[摘要]在现代社会,由于环境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拿现在的电动车来说,由于电池续航能力的缘故,造成了电动车面对一个不上不下的状况。而在便携式产品里面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能量消耗越来越大,而电池未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极大的破坏了用户体验,现在来盘点一下最近出现或者取得进展的电池技术,以飨读者。


  有机太阳能电池基于玻璃与塑料制成,这两者在回收工作上都比较容易。而Kippelen的太阳能电池则由植物细胞膜质纳米晶体构成(CNC),这即是源自于类似树木之类的植物。这种电池在寿命终结后,回收工作仅需在常温下将它们浸入水中。在数分钟的浸湿后,CNC基质会溶解,从太阳能电池上简单地分离开来。

  CNC基片是透明的,本身可透光。虽然2.7%的能源效率相较其他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还比较低,但其环境效益及简单回收的特性仍是相当吸引人的。未来,研究人员期望提升这种电池产品的效能。“我们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将其能源转换效率提升至超过10%,达到用玻璃、塑料制成基片的太阳能电池相同的水平。”Kippenlen说。

  科学家研制可在黑暗中使用的细菌发电生物电池

  国外媒体报道,用细菌制成的电池很快将会为我们的电子产品提供电能。科学家已经发现,可以把细菌体表蛋白生成的能量收集起来,作为电能。这项重大突破将会导致由细菌产生的清洁电流,或称“生物电池(bio batteries)”诞生。

  该研究成果发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它显示,细菌接触到金属或者是矿物质时,它们体内的化学物质就会生成电流,并通过细胞膜流出体外。这意味着可以把细菌直接“束缚”到电极上,这一发现表明我们又向成功制出高效微生物燃料电池迈进了一大步。研究人员制成海洋细菌希瓦氏菌的合成版本,他们仅采用了被认为是这种细菌用来把电子从岩石上转移到体内的蛋白。然后他们把这些蛋白质嵌入到一层层泡囊中,这些是微小的油脂(脂肪)囊,例如组成细菌膜的那些物质。随后他们对电子在细菌体内的给电子体和体外用来提供矿物质的一块金属之间的传输情况进行检测。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生物学家汤姆-克拉克博士说:“我们知道细菌能转移金属和矿物质里的电子,这种互动主要取决于细菌体表的特殊蛋白。但是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些蛋白是直接还是间接通过环境中一种我们不知道的介质做到这些的。我们的研究显示,这些蛋白质能够直接‘接触’矿物质表面,并产生电流,这表明细菌可能是依附在金属或者矿物质表面,通过它们的细胞膜传导电流的。事实上这是我们第一次观测到细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如何与不同物质发生互动的,并首次了解了金属和矿物质在细胞表面发生的互动存在多大差异。这些细菌展现出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巨大潜能,它们可以通过分解家庭或者农业废料产生电流。”

  克拉克说:“另一种可能性是把这些细菌当作电极表面的微型工厂,电极通过这些蛋白质提供的电能促使细胞内发生化学反应。科学家已经清楚,细菌会对矿物质和金属产生影响,但这是首次证实它们可以直接释放电流。在这方面可能有其他种类的细菌比我们当前采用的细菌做得更加出色。未来的生物电池将在没有太阳能的黑暗环境下特别实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在震后的偏远地区或者是海洋深处持续工作。”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