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到“血铅”事件的影响,铅酸蓄电池饱受诟病,同时也面临着来自锂离子电池等其它电池体系的挑战。但由于铅酸电应用商品化时间较长、产品成熟,并且造价低廉,而且同时能保证良好的性能和循环寿命,所以仍然占据着世界电池市场的最大额。据相关统计,2012年,全球电池市场规模为759.75亿美元,其中铅酸电池市场达到392.94亿美元,规模为最大,并且铅酸蓄电池中97%的铅都可以循环再利用,是回收利用率最高的消耗品。目前,铅酸蓄电池主要的市场应用集中在作为汽车、卡车、摩托车等内燃机汽车和其它车辆的起动、点火、照明(SLI)用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叉车、观光游览车等的动力电池;以及为UPS、通信基站、储能系统等的工业用备用电池。中国是铅酸蓄电池第一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强。
1、近年来中国铅酸电池市场应用现状
中国的铅酸蓄电池产业市场分布状况是,起动电池产量7495万kVAh,动力电池5320万kVAh,工业用电池1601万kVAh。所占总体比例分别是:52%、37%和11%(2012年统计数据)。2011年,受国家环境整治风暴影响,对铅酸电池行业进行了大洗牌,其结果是加速行业整合,利好于那些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政府通过环境大整治,树立了行业新标杆,达到优胜劣汰,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也使行业内企业规模和数量发生巨大变化。《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实施以后,全国铅酸蓄电池企业80%被关停并转,企业数量从3000多家下降到约500家。从规模结构上看,2011年整治以前,大、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2%、30%和58%,到2013年分别为38%、44%、18%(大型企业指年产值10亿以上的企业;中性企业指年产值1~10亿元的企业;小型企业指年产值1亿以下的企业)。2012年铅酸蓄电池行业受到下游汽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等市场稳定增长的影响,全年产量增长达到12%左右,其中密封铅酸蓄电池出口量为1.32亿只,增长12%,出口额17.32亿美元。起动铅酸蓄电池出口量2096万只,增长39.3%,出口额3.78亿美元。2012年全国铅酸蓄电池总产量为16120万kVAh,销售收入达到1080亿元。根据上市企业销售收入,2012年排名全国前十位铅酸电池生产企业的营收情况见表1。
1.1 企业应对国家政策的措施
中国铅酸蓄电池企业,面对政府严苛的“环保核查和准入条件核查”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1.1实现整体搬迁
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的规模企业,纷纷向偏远的非人口居住密集区搬迁,像风帆公司、重庆万里等。或者建规模化工业园便于集中管理、集中治理。建设中的涉铅工业园区如长兴吴山循环工业园、高邮蓄电池工业园、宜丰蓄电池工业园、邳州循环工业园等,在园区新建清洁化水平高的现代化铅酸蓄电池企业。
1.1.2 加大设备投入
加大铅污染治理的环保设备投入,以及升级技术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清洁生产水平。如采用连续极板生产设备、自动包隔板机、自动铸焊机、集中供铅铸板系统、连铸连轧扩展网和冲孔板栅等自动化生产设备。许多企业都对生产工艺或设备进行了升级和改进,如河南超威公司采取极板上架刷极耳、滚切、刷边框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大大降低了铅尘污染。天能集团引用了一锅多机铸板系统,采用内化成工艺,2013 年底完全淘汰外化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