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调查研究,面对全行业开展全题调研,面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际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制定实施措施,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指导意见有关精神,交通运输部起草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目前已完成对行业内相关部委和上网公示征求社会意见阶段,近期出台。研究出台政策,联合工信等部门,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改革,鼓励新公交车应用,限制燃油公交车的推广机制。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因素的制约,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客运行业推广应用处于初级阶段,社会高度期待,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努力适应,车辆运营还是很困难,城市客运电动化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新能源汽车技术存在瓶颈,产品性能仍不能适应城市客运运输的需要。目前汽车产业普遍将新能源家用小汽车领域设计理念、技术路线、电池选型、充电方式等现有经验直接移植,电池运用方面存在瓶颈,新能源汽车电池体积大,衰减快,续驶里程不足,难以满足需求。目前纯电动城市公交车续驶里程150公里以内,随着电池衰减逐年下降,公交车平均日里程存在距离,纯电动交角车单车载客数仅为普通公交车的70%到80% ,三辆纯电动仅相当于两辆燃油公交车。
2、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较为滞后,总量和结构仍不能适应和满足城市客运运营的需要。充换电站配套基础设施是保障新能源车运营的基础,但是现有的新能源客运车辆充换电网点分布不均衡,难以满足运营需要,给出租车运力投放,运营组织安排等带来较大的障碍,如深圳市目前有新能源公交车3000余辆,充电桩840个,深圳市一车一桩的目标达到70%,公交车充电的需求普遍存在。
3、政策体系不完善,企业主动选择动力不足。近年来国家在相关部委在新能源车辆购置相关税费减免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也调动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但对于新能源客运车辆运营、维护、电池回收等使用环节,尚未出台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车全生命成本没有优势,特别是电池更换费用昂贵,企业对新能源车辆积极性不高,使用成本较高,车辆实际运营也很不佳,目前购买纯电动车与同样运能柴油公交车成本增加一百万,电池使用三年更换,维修保养费用高,纯电动车辆的年维修费用是同类型的燃油车辆的2倍左右,这个问题主要是我们现在的一些政策,知道覆盖研发和生产的环节,制造环节,实际在运营来说,我们很多的一些企业购买车以后,因为运营过程里面得不到政策支持,实际上在使用过程里面还不是非常理想。
第三,科学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和广大城市客运企业积极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在新能源客车技术尚不成熟、政策还不完善情况下,识大体顾大局,努力克服困难,现实现行,担当了排头兵、试验田,为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积累经验,我们的客运企业是很讲政策也是蛮拼的,下一步交通运输行业考虑新能源汽车推广经济和社会效益,继续发挥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主阵地,科学推进新能源车电气化努力。
坚持需求导向,努力适应用户需求及客运企业是新能源客车车辆的最终用户,决定着新能源车辆能否在城市客运行业顺利推广,研制技术可靠的产品,也希望我们的客运企业认真树立新能源车辆使用中的问题,向生产企业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能的提升,用户是本,赢得用户才能赢得市场,只有用户点赞才能扩大市场,我相信只要生产企业和车辆用户双向互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一定会上规模,上档次,产品也一定会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上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实这一个策略就是改变我们整个的过去,我们在研发制造过程里面来帮忙和我们交通运输部门被帮忙这样一种局面,而是双方共同的来提出我们需要的一些产品,共同为运营来提供更好更可靠的车辆。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针对新能源客车使用中存在续驶里程短,充换电不便等问题,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应用情况,配合相关的部委积极推动出台新能源公交车使用环节的扶植政策,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政策环境,引导城市客运企业主动选择更多的使用新能源汽车。
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编制城市客运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明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目标,技术路线、重点任务和配套政策,未来五年力争每年全国城市客运新增新能源车辆5万辆以上。到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在公交车运营规模达到25万到35万之间。
四是坚持群策群力,扶植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需要立体推进协同创新,我们借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部联席会议,百人会议等平台,畅通企业、科研机构等沟通交流渠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的验证,自觉服务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城市电动客运化发展是我们光荣使命,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客运行业推广应用,为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付出行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