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笔者谈谈燃料电池技术。2014年底,丰田公司宣布Mirai的量产。与特斯拉不同,Mirai的量产,让车企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投向燃料电池。这都源自于丰田在业内的号召力。顺便提一句,在Mirai上,燃料电池与镍氢电池的“电电混合”,也再次证明点镍氢电池适合混合动力的特性。
Mirai上市,是不是燃料电池进入商业化阶段的标志?笔者认为,下此结论为时尚早。燃料电池是“古老”的电池技术,比铅酸电池还早20年。发展如此缓慢,可见该技术问题之多,难度之大。丰田的燃料电池技术,并没有摆脱对贵金属催化剂的依赖;700个大气压的氢气储罐压力,也会让驾驶者心里打鼓,更关键的是诸如制氢、储氢等氢气产业链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所以Mirai的上市,为燃料电池提供了一个“公测平台”。同时,也是“投石问路”。如果Mirai获得较好的销量,那么会有更多的机会拿到更多的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也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其中,以达到促进燃料电池技术加速发展的目的。所以在2015年,是燃料电池的“公测年”,此时谈性能和成本,意义不大。
在2015年,虽然动力电池的本体有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仍有许多功课可以做。比如电池成组技术、热管理技术、电池管理技术、电电混动技术等,都是提高电动车整车性能的关键技术。比如特斯拉Model S上使用的镍钴铝三元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使得其电池成本比Roadster降低了30%。这种电池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成本,但是缺点是安全性能相对较差。特斯拉通过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使得电池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欧阳明高先生说:“2014年是电动车进入家庭元年。”那么,随着电动车进入家庭,2015年成为了动力电池“练兵”的元年。精彩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