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电动车行业:前景光明 道路曲折

发布时间: 2015-02-28 10:00:24    来源: 前瞻网
字体:

[摘要]我国石油资源比较贫乏,燃油与尾气的排放污染又是未来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此中国发展电动车辆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绿色环保革命的需求。

  电动车、摩托车、轿车及公共汽车等四种交通方式每人每10公里碳排放比较 (单位:公斤二氧化碳)

资料来源: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车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并陆续启动了高电动车的出口退税率、电动车下乡、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等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电动车行业的推广和发展。

  2009年9月,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新材料等一起被国务院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大力培育和支持将成为政府推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及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近年来,在国家出台的新能源补贴、电动车下乡等利好政策刺激下,我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电动车行业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1.58亿元,同比增长32.89%。此外,目前我国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与此同时,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西班牙等各主要国家也均陆续出台了包括政府直接投资、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扶持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西班牙及美国明确提出,到2014年及2015年该两国将有100万辆电动车上路行驶。

  刘瑞柏指出,顺应世界发展大趋势,发展电动车作为未来主要交通工具,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全世界发展的共同趋势。

  大规模推广仍需时日

  由于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汽车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零排放,并完全摆脱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将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在当前大规模推广电动车并全面取代传统燃料汽车,依然面临着技术及成本等方面的难题。电动汽车真正普及仍需时日。

  虽然目前全球的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并有数十款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面世并进入市场,但与成熟的燃料汽车相比,并不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电动汽车的核心传动模块、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仍被国际巨头所垄断,众多汽车厂商缺乏系统、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导致相关汽车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新能源车的价格普遍比同类车贵20%-30%。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高于同级别普通轿车,且溢价难以在短期收回,而较少的销量同时又制约了新能源汽车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系统成本占比最高,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成本至少占到整车的一半,根据电池储能规模不同,价格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普通电动汽车的成本为一般汽车的四到五倍。

  其次,新能源车由于采用完全不同的动力系统,技术成熟需要时间积累和市场检验,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车身漏电保护、动力补给、维修服务、电池回收等环节的安全问题亟须解决,维修和保养体系不成熟、费用较高等原因也减弱了消费者的信心。

  再有,消费者传统的观念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转变,缺乏节能环保意识,过多地追求大排量和强动力等观念误区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此外,世界各主要国家虽然已陆续推出了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和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但总体而言政策推动力仍然不足,这也导致了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电动车行业研究员刘瑞柏认为,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步成熟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趋势将不可逆转。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