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作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的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于2011年实现重大突破,降至50%以下。汽车保有量更高的美国,又是如何实现石油对外依存下降的?从美国市场看,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降低并不是短期需求下降的偶然因素所致,主要原因应归结于美国针对节能减排采取的一些卓有成效的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开发各种非常规资源如天然气、煤层气以及页岩气与页岩油的开采与利用,开展推进节油技术并提高能效利用率,实行CAFE燃油经济性标准,以及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等。因此,国际经验启示我们,仅靠市场自身解决抑制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是难有出路的,必须依靠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尽早过渡到立足于发展清洁替代能源、提高能效和实行多元化交通上来。而新能源汽车的尾气排放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烟尘颗粒等与传统动力汽油机产品相比有着明显的改进与优势,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几乎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对于减轻大气污染作用更加突出,同时还可缓解对石油的需求压力。因此,进一步加大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推广已迫在眉捷。
201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产销量已超过2013年全年水平,2014年全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74763辆,同比增长3.2倍,但销量尚不足全国乘用车总销量的1%。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要求,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的规划目标相距甚远。
目前,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可享受中央及地方财政高达近10万元的财政补贴,扶持力度不可谓不高,但仍收效甚微,发展相对滞后。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汽油机的替代产品,虽已受到政府部门与生产企业的认可与重视。但由于处在市场发展初期,应用环节配套体系不健全,产品技术尚不成熟,电池续航里程(参配、图片、询价) 与产品安全性能有待提高,消费者认可程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市场化进程。
因此,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切不可急功近利,应从市场应用环节与推广普及入手。在两会代表高度关注以及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利好(《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等)刺激下,应抓住难得的发展良机,借力两会及政策东风,充分创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条件。
总体来看,一系列有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鼓励政策,对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期的国内汽车市场将起到积极作用,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更会起到催化剂般的推动。
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合理规划充电桩、站的建设与布局。加大充电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并力争做到设施适度超前,真正为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因此,应以政策扶持为契机,加大加快大中城市充电桩、站的建设,逐步推广北京市"路灯+充电桩"的改造设计方案,力争扭转新能源汽车市场使用环节配套体系薄弱的局面,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敦促汽车生产企业科技创新,倡导企业研发生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扶持对于新兴行业的发展与推广至关重要。在市场起步阶段,为减轻企业经营风险,可先从资金与政策上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倾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研究和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技术,努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当市场初具规模,即使逐步取消财政补贴,车企也会因广阔的市场需求,而争相涌入。
第三,对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给予更多政策优惠,引导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产品。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使用环节相关成本才是消费者最为关注与看重的。对于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产品者应尽量简化其购买手续,并可考虑适当优惠减免新能源汽车高速路桥通行费用,以及城市街道停车费用等。同时,对执行限行限购城市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绿灯放行,免于摇号与尾号限行,采取疏堵结合的政策举措,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信心比黄金更为珍贵",只有消费者认可并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产品,才有可能吸引更多车企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市场才有可能发展壮大。才能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和谐社会造成条件,真正实现新常态下汽车市场平稳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