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智能电网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了大量储能应用领域,如发电领域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中应用储能技术项目,配电领域的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等。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也让储能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北京大学先进电池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邓楠先生表示,可再生能源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也决定了其大规模应用必须依赖于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发展。
首先,建立大容量电力储能装置对电网的合理使用能起“削峰填谷”作用,即通过储存电网夜间用电低谷时的闲余电能,然后到白天用电高峰时再输出,这样可大大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平抑峰谷,为国家节约巨额投资。
其次,大容量电力储能装置的建立和发展,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起了关键作用。随着煤、石油等天然能源的日益枯竭,倒逼世界各国竞相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迅速发展。但太阳能、风能发电受季节、气象和地域条件影响较大,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且发出的电力波动较大,可调节性差,给传统电网带来诸多麻烦。经测算,如果风电装机占电网容量比例超过20%以上,就会对电网调峰能力和安全运行造成巨大压力,而电力储能技术恰好可以解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问题,平滑电量输出,让风电、太阳能发电更加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
当前,我国在智能电网领域已经取得了发展,但储能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储能技术必将成为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