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前记者柴静历时一年自费百万元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让大众对雾霾的关注度在两会开始前再次升温,而片中提到的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业内引发激烈讨论。不管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不是对雾霾做出了主要贡献,使用清洁能源、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四部门共同启动组织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由科技研发进入到示范推广阶段;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的目标规划;2014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发布多项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
日前,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已结束公开征求意见,修改成型后将逐步进入实施阶段。《方案》中提到,与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相比,我国技术研发虽然起步不晚、速度不慢,但基础较弱,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从十五年前就已开始,“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十一五”期间,全面展开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和大规模产业化技术攻关,并成功开展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深圳大运会”和“十城千辆”等示范推广工程;“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整车集成技术和公共平台技术的攻关与完善、深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