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强调,今年3月和4月的产销量数据非常重要,如果能够维持2014年的数据水平,说明新能源车的增长依然动力十足,但如果后续的产销数据仍然维持在6000辆的水平,则“可能出现了问题”。
按照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原则,2015年的补贴金额将较2013年降低10%,这造成了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大幅提升。专家指出,随着市场化应用的渠道逐渐打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红利”将会逐步减少。
“退坡”政策或是主因
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72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当时有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去年下半年的密集出台,是新能源汽车产销狂飙突进的一大原因。统计显示,2014年国家共出台了16项新能源汽车政策。其中免除购置税、明确新能源汽车在新增公车中所占比例等政策更对销量翘尾向上飙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董扬认为,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萎缩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有关。“一部分车企将今年1月生产的新能源车提前统计并入去年的产量中,以享受补贴政策,实际上,新能源汽车产量可能没这么少,以今年1月为例,产量可能超过了1万辆。”他表示。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实行“2015年标准”,补贴金额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10%,包括北京在内的大部分推广城市执行国家地方1:1的补贴政策,地方补贴在2015年也会随着国家补贴下降有所改变。
增长前景难测
此前,在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财政补助资金管理细则》中,明确了今后三年的相关财政补助具体标准。该细则规定,今年起北京市消费者购买纯电动小客车最多可获补贴5.4万元,比去年的5.7万元减少了3000元。而燃料电池小客车的补贴则由19万元调整到了18万元,补助标准较2014年均有下降,该细则有效期将执行至2017年12月31日。据了解,为了弥补今年补贴差价所产生的影响,去年底,北京地区曾出现汽车经销商让消费者集中提车的现象。
董扬表示:“新能源汽车‘退坡’政策,是否影响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还要看3月和4月的统计数据,如果能够维持去年的增速,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仍有动力,但如果两个月的数据没有明显提升,则说明新能源汽车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