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光伏行业“互联网+”模式起航

发布时间: 2015-04-01 09:22:19    来源: 电池中国网综合
字体:

[摘要]日前,青海省的两座光伏电站已经实现运用远程视频和语音系统监控管理光伏电站、无人机巡检电站,这意味着智能光伏已从概念变为现实,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光伏发电领域的“互联网+”模式已正式起航。

 

  日前,青海省的格尔木三期200兆瓦、拉西瓦12兆瓦两座光伏电站已经实现运用远程视频和语音系统监控管理光伏电站、无人机巡检电站,这意味着智能光伏已从概念变为现实,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光伏发电领域的“互联网+”模式已正式起航。

  一直以来,光伏电站规模大分布广、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恶劣、光伏电站运营维护人员少等因素,给电站安全运维带来一定困难。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光伏电站规模化发展阶段建设和运营维护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将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建成了格尔木三期200兆瓦、拉西瓦12兆瓦两座智能光伏电站,并建立光伏大数据中心,实现“集中运行、远程诊断、实时维护”,显著提升了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营管理效率。

  对于百兆瓦级的光伏电站而言,光伏组件数量多达40万块。在长期运行中,这些电池组件可能会出现热斑、隐裂等现象,靠人工很难排查。智能光伏电站借助搭载有GPS、红外成像和无线传输设备的无人机,根据设置好的路径准确飞行,对电站的光伏组件进行热成像扫描,从而精确定位有热斑、隐裂等故障的组件。然后,结合图像分析和专家诊断,全面、精准、及时判别设备故障,实现快速更换,提高了监测能力,降低了巡检强度,并使电站设备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此外,智能光伏电站对于光伏发电、并网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华为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总经理许映童表示,智能光伏电站与传统光伏电站相比,发电量可以提高5%以上,运营维护效率可以提高50%。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谢小平则认为,光伏发电智能化将推动光伏发电加速迈向“平价上网”。

  据悉,青海省是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目前并网光伏发电总容量已达412万千瓦。近年来,通过积极开展光伏领域的科研创新,启动建设青海省光伏发电并网技术重点实验室、10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工程实证基地等,青海省不断丰富光伏产业科研成果,吸引了法国、日本等世界同行业的企业专家到当地参观考察智能化光伏电站。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青海在“互联网+光伏”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能源和信息两大产业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