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放宽电动车生产资质 万向或将率先获益

发布时间: 2015-04-02 10:38:20    来源: 盖世汽车网
字体:

[摘要]日前,国家发改委再次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资质、准入条件等问计于民,新能源汽车准入“闸门”进入开启倒计时,对此,业界如何看待?新政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终于迎来高速增长,在2014年全年实现销量增长接近270%的基础上,2015年前两个月再迎新突破,今年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440辆,同比增长2.9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5,996辆,同比增长4.2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6,444辆,同比增长2.2倍。单一增长速度而论,冠之以井喷毫不为过,但将万余辆的新能源车销量置于中国车市前两个月近四百万的销量基数上,仍然十分单薄。

  要使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爆发,当前的鼓励政策与车企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全面调动社会资源,为行业注入更多的刺激力量,持此观点者占比62%。

  另外,有34%的参与者表达了不同观点。在这部分人士看来,目前阻碍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关键不是生产企业的多寡,事实上,目前参与生产新能源车的企业已经不在少数,但投放市场的产品却难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归根结底还是核心技术、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不足。

  虽然仍面临诸般难题,但借助新《规定》的东风,一批非汽车制造企业已经磨拳霍霍,纷纷加入到造车行业,在目前已经公布要造车的跨界企业中,哪家最有可能率先取得成绩?

  调查2中,完成对美国电池企业A123和电动跑车品牌菲斯科收购的万向集团罪被看好。万向大佬鲁冠球有一个造成梦在业界早已不是秘密,2013年10月,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54批),万向集团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已经位列其中。目前看来,已经储备许久的万向集团最需要的就是一张准入许可,一旦放宽生产准入的政策正式落地,“万向牌”电动车的横空出世估计就不会太远。

  另外,已经分别与上汽和北汽两大整车厂合作的国内互联网巨擘阿里巴巴和乐视是另外两个支持率在两位数的企业,分别占比16%和12%。

  在我们的线下采访中,有业内专家指出,结合正在征求意见的《规定》和行业具体发展情况,最先受益的将是那些具备一定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的企业。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基本吻合:万向为进入汽车制造业已经储备多年,而阿里巴巴和乐视则均公布了具体布局情况。

  阿里巴巴联合上汽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并设立了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据媒体报道,其首款互联网汽车产品将于2016年上市;乐视则与北汽于2014年共同投资了美国硅谷的纯电动车设计公司Atieva,并签署了共同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生态系统的协议。另外,乐视还专门成立了超级汽车公司,招募英菲尼迪中国前总经理吕征宇主导这一项目。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