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看点。在此次会议确定的“十三五”期间保增长与改方式并重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等新型战略性产业将成为下一步政府投入的重点,而这些规划,也与电池行业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动力电池面临新技术战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十三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技术系统,实现各类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促进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如果按照这一数字,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需求空间巨大,将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同时,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在安全性、续航能力等方面要求严格,因而也将面临新的技术战。
石墨烯将成先导产业
石墨烯电池被认为是目前所有电池类型中能量密度最高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电量存储能力。在“十三五”规划中,石墨烯材料也备受重视。据了解,目前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建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积极组建石墨烯产业联合创新中心。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表示,中国正进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推进新材料,推进关键材料升级换代的新时期。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虽然放缓,虽然前三季度原材料工业增速高于工业增速仅1个百分点,但产能过剩行业下行压力很大,所以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整体来看,原材料工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尽快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清洁能源及储能行业发展引关注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而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细分领域里,国家能源局官员也在近期透露了相关规划内容和方向。
风电方面,“十三五”风电规划将淡化装机目标,重在调整政策,并重点解决补贴资金、弃风限电问题;光伏方面,“十三五”光伏规划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尤其要扩大分布式规模,并重点提高转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全产业链竞争力。
此外,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工信部等参与制定的《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初稿已拟定完成,能源互联网的顶层规划正逐步明朗。业内人士预计,能源互联网将成为“十三五”重要看点,市场规模将至少在5万亿以上。在能源互联网的大框架下,储能作为核心构成要素,也将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