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
发布时间:2021-03-10 13:59:36
关键词:动力电池回收

观察 | 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


“动力电池回收”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3月5日,“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出现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有关“动力电池回收”话题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


而在“两会”召开之前,“建议形成协同联动的全面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回收面临三大挑战 建议支持电池循环经济”、“完善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防止‘正规军’干不过‘游击队’”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动力电池回收的提案/议案已频频见诸媒体。


可以看到,从民众的关注到国家的重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很快成为了焦点问题。


事实上,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这次钦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内并不意外,此前国家层面已在此领域作出了不少部署。比如在“回收渠道建设”方面,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及相关公告管理办法规定的第二批企业“白名单”于2020年底发布,将正规回收企业的数量从原先的5家增加到22家,这无疑是为解决动力电池的回收再生利用问题,持续扩充专业阵容。


规范电池回收利用刻不容缓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想必有着深层次原因:


一方面,大量退役动力电池正如期而至:据电池中国网预测,截至2020年年底,包括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在内的新能源车辆累计报废量将超过45万辆,而退役动力电池量超过35GWh;2年后,退役动力电池累计量就将高达94GWh;而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剧增至246GWh。(注:按商用车3年电池寿命和乘用车5年电池使用寿命推算。)


如此大量的退役动力电池该何去何从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回收体系尚未完善,在处理退役动力电池的过程中还存在威胁人身安全、污染环境等潜在隐患。


“退役动力电池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性,如电解液中含有机溶剂,难以降解,且部分有机溶剂闪点较低,处理不当会引发燃烧爆炸的严重后果;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电解质具有极强的腐蚀性,遇水会发生分解产生氟化氢,为剧毒气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突发的一起回收企业的爆炸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更是引起外界对动力电池回收安全问题的担忧。


此外,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搭建对于资源回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从中回收的金属资源就有经济性优势,对环境也更友好。


“从动力电池回收得到的金属资源,对比采矿的金属,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关键还规避了矿山开采时对环境的污染”。业内人士指出。


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巨大,又事关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国家层面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上日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前景广阔


聊完国家层面对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我们再来看下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前景。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有两个方向:一是,对符合能量衰减标准的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UPS电源、太阳能路灯以及其他小型储能领域;二是,对无法进行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回收后拆解并进行再生利用,例如回收其中的镍、钴、锰、锂等材料,进而提升回收价值。


据电池中国网测算,截至2025年,综合以上两种方向所产生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价值将超过500亿元;而到2030年,其潜在的市场价值或超千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前景不可谓不诱人,而这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这其中,布局较早的多为第三方回收企业。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龙头企业,格林美已与包括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宁德时代在内的全球250多家知名整车厂及动力电池厂签署了动力电池回收协议,并在武汉、荆门和无锡三地形成了动力电池回收、精细拆解、梯级利用与材料再造的完整闭环。


而作为华友钴业旗下子公司,华友循环在国内主力打造华南、华北、西南三个区域的回收网点,已相继开展了梯次利用在储能、储充一体化、预备电源、低速车等应用场景的研究和应用。据悉,目前华友循环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能力超过6.5万吨/年。


此外,邦普、杉杉股份、天奇股份等也都是第三方企业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正积极布局,抢占赛道。


同时,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也都有加入到动力电池的回收领域。此前蔚来与宁德时代、国泰君安等企业共同投资的电池资产公司——蔚能,动力电池回收就是其重要的布局领域。


不难发现,垂涎于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诱人前景,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正积极构建以各自板块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闭环体系,投身到动力电池回收的业务中。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点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该领域有望迎来一些新的变化:


一方面,国家既然计划大力建设电池回收体系,势必会对动力电池回收拆解技术瓶颈、电池标准化推进难等问题进行重点破解。此前有人调侃说:拆电池比造电池还难。随着政府重视,各部门牵头,企业参与,以上问题有望更快得到解决,扫平电池回收利用道路上的阻碍。


另一方面,国家出于安全及环保的考虑,势必会进一步规范动力电池回收渠道,避免退役动力电池流入一些无资质、缺技术的小作坊。这对于正规企业而言,意味着退役电池供给量的增加,进而利于其实现规模化运营管理。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层面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高度重视,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将会按下“加速键”,市场也将呈现广阔前景。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