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储能新增装机超32GWh,内蒙古、安徽产能建设提速
发布时间:2024-08-05 15:26:00
关键词:锂电池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上半年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其中,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44.44GW/99.06GWh,较2023年年底增长超过40%。

上半年储能新增装机超32GWh,内蒙古、安徽产能建设提速

  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规模为31.39GW/66.87GWh。依此估算,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为13.05GW/32.19GWh。

  从地区分布看,西北、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已投运总装机超过50%。其中,西北地区约占27.3%,华北地区约占27.2%,华中地区约占15.3%,南方地区约占15.2%,华东地区约占14.6%,东北地区约占0.4%。

  技术路线方面,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压缩空气储能占比1.1%,铅炭(酸)电池储能占比0.8%,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7%。

  从应用场景看,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

  从调度运用看,今年以来,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高,新型储能调节作用不断增强。根据电网企业统计数据,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93次,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提高约100%、86%。南方电网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560小时,已接近2023年全年调用水平。

  国家能源局指出,下一步将加强规划引导,强化试点示范,优化调度运用,健全标准体系,完善市场机制,持续推动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01

河北、宁夏、贵州、江苏、河南等多省区发布政策,推动独立储能容量租赁机制

  电池中国注意到,国家能源局在其发布会中指出,山东省在调用方式方面有所创新,“开展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试点”,发挥各类储能功效。而从强制配储转向侧重通过容量租赁配储已成为当前一种较为明显的趋势,河北、宁夏、贵州、江苏、河南等多省区均已发布相关政策,支持储能容量租赁。

  日前,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独立储能加快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2024年9月30日起,未开工新能源项目需配建储能的,鼓励优先通过租赁方式配置储能,不再单独配建容量低于100MW/200MWh的储能设施,完善储能容量租赁匹配管理,优先支持新能源项目租赁相应时长的独立储能电站容量。

  7月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储能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明确新能源场站通过容量租赁配储的,租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低于1年;支持容量(功率×时长)超过电化学储能容量2倍及以上的长时、安全、高效储能建设,新能源企业与该类储能签订租赁合同时,按其功率的1.2倍折算配储规模。

  此外,近期,贵州、江苏、河南等省份,均发布促进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通过租赁方式配置储能,鼓励签订与新能源项目全寿命周期相匹配的租赁协议或合同。

  从收益来看,目前独立储能电站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为储能容量租赁费用,就当下的实际情况,存在比较突出的租赁困难、收入远不及预期等问题。但伴随越来越多的省份鼓励新能源租赁独立储能容量,并提出相应奖惩措施后,独立储能的装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由于能够提供租赁服务的储能项目对电网调度非常重要,因此其需要达到较高“水准”。以今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烟台光伏项目并网配套储能容量租赁服务招标为例,其要求“投标人要确保招标人新能源光伏电站并网期间,不间断的享有该容量的储能指标配合在网服务,并负责配套储能投运期间电网公司协调工作,确保能够通过电网公司验收复核。

02

内蒙古、安徽、新疆等省区储能项目建设提速

  据了解,2023年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在前5名的省区分别是山东、内蒙古、新疆、甘肃、湖南。电池中国注意到,近期,以内蒙古、安徽、新疆等省区表现最为突出,在当地利好储能发展的政策下,产能建设已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5月,内蒙古能源局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根据该方案,内蒙古将在2024年建成投产6.5GW/29GWh储能项目,2025年建成投产14.5GW/65GWh储能项目。而根据该文件,以容量核算,2024年-2025年,内蒙古将建成94GWh储能电站。

  “94GWh”是一个相当惊人的体量。在如此宏大的规划之下,仅在7月,中车株洲所、鹏辉能源、中航储能(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已分别宣布在内蒙古揭牌锡林郭勒新型储能基地、拟在乌兰察布建设年产10GWh储能电芯及系统集成项目、签约5GWh锂电池储能设备制造项目。

  此前,远景动力在鄂尔多斯投建的零碳电池工厂,一期产能10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已正式投产,二期规划产能为20GWh的项目也已动工;三峡能源拟建设新型储能项目5GWh;海博思创计划建设2GWh智能化储能设备生产线;赣锋锂电在呼和浩特建设年产20GWh储能Pack电池研发产线项目已开工……此外,包括林源集团、航天锂电、融捷集团、人民控股内蒙古中统能源等相关产能建设项目均已开启。

  与内蒙古类似,安徽也正在积极扶持储能产业发展。按照安徽省的规划,到2025年,其以合肥市、滁州市为引领,力争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到2027年,力争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超7500亿元,培育1-2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军企业。

  当前,包括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德业股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世豪新能源、上海电气、东驰新能源等均有新型储能产能项目落地安徽省。

  此外,更重磅的投资热则来自新疆,电池中国获悉,7月底,新疆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电、中石油、中石化在内的25家央企签约项目达183个,从央企手中拿到超9300亿元的产业投资资金,其中多个项目涉及新能源开发。这意味着,伴随新能源项目的进一步开发,与之配套的储能项目也将迎来更大发展。

  尽管当前储能赛道进入到周期性调整阶段,产业链企业的优胜劣汰正在加速,但行业具备极强的长期发展的确定性。在储能未来的发展中,电池企业还是要依靠性价比高、技术领先、产品优质、服务完善等取胜,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将有机会在政策指引下引领行业向好发展。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