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打开”锂电市场“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5-02-14 15:10:00
关键词:锂电池

  AI加持下的人形机器人,将为锂电池进一步打开增量空间。

  “人形机器人,将是历史上最宏大的产品。”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受访中作出如是论断。他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可能达到5:1,全球将有300亿台人形机器人运行。而每台机器人,都要搭载一组电池系统作为驱动力。

人形机器人“打开”锂电市场“新空间”

  在2021年的AI Day上,特斯拉发布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并于2023年推出了其第二代产品。这家全球电动汽车领军企业,正在加快人形机器人的扩产力度。“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我们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产量将提升10倍,目标是生产5万到10万台,计划在2027年再提升10倍达到100万台。”马斯克透露道。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极具想象力。在马斯克看来,Optimus人形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未来可能会创造超过10万亿美元的收入,成为特斯拉主要的收入来源。摩根士丹利更是大胆预测,到2050年,估计人形机器人潜在的市场总规模可达惊人的60万亿美元。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形机器人通常使用圆柱形锂电池,安装在机器人躯干的中央。比如,由宇树科技提供,登场今年央视春晚,进行《秧BOT》舞蹈表演的Unitree H1机器人,搭载了15Ah的锂电池(0.864kWh);而特斯拉Optimus的电池系统则采用了2.3kWh、52V的圆柱电芯。

  据业内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对锂电池需求或达50G-80GWh。

01

新的市场空间

  中国企业也在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其中不少都具备汽车制造背景。小米集团于2022年发布了CyberOne人形机器人,目前已进入制造产线上分阶段落地阶段;小鹏汽车于2024年11月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人形机器人Iron;广汽集团在2024年底发布了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

  除了汽车系厂商外,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乐聚、智元、傅里叶、开普勒等在内的中国专业机器人厂商,也纷纷于2024年发布了最新机型。

  另据报道,电池业龙头宁德时代也正在积极拓展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能力。该公司的未来能源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共同研发了多款机器人,包括腿足式机器人、双足式机器人、重载四足机器人、仿人形机器人和视觉伺服机器人,旨在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人形机器人对电池提出了独特且严苛的性能需求,需要同时满足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倍率、高安全和长寿命等多重要求。比如,特斯拉Optimus通过采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使其续航能力得到提升;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能够完成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依赖高功率输出的锂电池。

  此外,人形机器人用电池,还要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机器人通常需要在各种复杂环境中运行,包括低温、潮湿、震动等极端条件。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这些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确保机器人的正常运行。”国内某电池厂商表示。

  中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非常重视。202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摩根士丹利预测,未来初创公司将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本地应用机会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达到5900万台。

  “人形机器人作为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但对高性能电池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电池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国内某电池产业链企业指出。

02

把握战略机遇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锂电池市场的重要增长极,驱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并重塑细分市场格局。业内分析指出,电池企业需针对性开发模块化、柔性化电源解决方案,同时关注材料创新体系建设,以把握这一新兴领域的战略机遇。

  豪鹏科技近期透露,目前该公司已向某“AI+儿童陪伴”创新头部机器人品牌厂商完成电池产品送样,预计将于今年进入产品量产阶段。此外,该公司已与某高水平机器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将通过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包含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在内的相关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据报道,长虹控股集团旗下长虹电源,研制出21NCM35机器人用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组,系统能量密度可达250Wh/kg,在-40℃的低温下,可以实现15Ah放电,放电容量效率达90%以上。该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的循环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可以经受多次充放电循环而不显著降低性能。长虹电源表示,其高安全性能,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电池在极端条件下发生危险,如过载、过放、过热等情况。

  此外,欣旺达在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半固态电芯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已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未来有望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蔚蓝锂芯表示,宇树科技是其机器人/机器狗锂电池应用领域的客户。圣阳股份也提到,该公司生产的圆柱锂电池适用于机器人领域。

  长江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2025年量产元年开启。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上升,人形机器人在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外企业软硬件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望加速落地。这必将进一步扩大对锂电池的需求。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