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力神(青岛)斩获欧洲大型能源集团2GWh储能大单,实现“开门红”的消息,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此次力神(青岛)为欧洲能源企业提供的产品,大概率是其2024年推出的、搭载自研的314Ah储能专用电芯,针对大储市场的全新一代20尺5MWh液冷集装箱及相关配套产品。也再次将储能从业者的目光,聚焦欧洲这片大储新“热土”。
实际上,自2024年以来,包括阳光电源、比亚迪、远景储能、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阿特斯、天合储能、海博思创、远景储能等多家中国涉储企业,已在欧洲市场拿下大储订单。
01
欧洲大储市场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从全球市场来看,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约为200GWh,其中大储占比超80%。分地区看,中国、美国和欧洲仍是储能的核心市场。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美国储能市场均以大储为主,占比均超过90%,最为特殊的当数欧洲。
过去,欧洲储能以户储为主,但有分析指出,2024年,欧洲储能市场迎来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其中大型储能系统的装机量,预计首次超越户用储能系统。
这背后的推动因素,包括锂电池成本的下降,各国促进大型储能部署政策的出台,以及此前俄乌冲突、北溪管道爆炸、能源危机等,加速了欧洲能源转型进程。长期来看,欧洲也将以大储为主,毕竟大储占比超80%,是储能的大头。这意味着,欧洲这片曾经的户储“高地”,正迎来大储发展的重要机遇。
根据欧洲储能协会的数据,欧洲目前储能装机容量与预期目标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到2030年,欧洲可能需要超过100GW的储能装机容量来平衡电力供需。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测,欧洲整体储能市场未来将保持35%的强势增长,2024年欧洲大储装机约11GWh,约是2023年3.6GWh的3倍,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约36GWh,是2024年的3倍。甚至有机构测算,2024-2030年欧洲大储需求空间将超270GWh。
政策推动方面,2024年,欧洲多国针对大储的支持政策出台明显加速。例如,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容量市场招标项目不断落地,大储快速起量;德国通过法律明确了储能系统的地位,简化储能系统的注册流程;英国则取消了电池储能项目的容量限制,提升了项目部署效率……
从竞争格局看,欧洲储能市场格局未定,过去欧洲以户储为主,门槛不高,渠道资源是核心竞争力,掌握资源的企业更容易脱颖而出,也因此欧洲储能系统龙头经常更换。未来,大储占比将更高,在多家中国储能产业链企业看来,即将迎来持续“爆发”的欧洲大储市场,将为具备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优势的中国储能厂商,提供“绝佳”的出海机会。因此,国内多家企业均表示,已在持续加大对欧洲大储市场的开拓力度。
02
中国储能产业链企业接连斩获欧洲大储订单
从中国涉储企业获得的订单来看,近期,力神(青岛)、阿特斯、阳光电源、楚能新能源、海博思创、远景储能等,已接连在欧洲市场拿下大储订单。
今年以来,除了近日力神斩获欧洲大型能源集团2GWh储能大单外,开年之初,阿特斯储能就宣布,将为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公司(CIP)在苏格兰的两大标志性项目,提供2GWh(直流)储能系统。
2024年12月,阳光电源与英国Fidra Energy成功签署4.4GWh储能合作协议,将助力英国建成3.3GWh Thorpe Marsh和1.1GWh WestBurton C两座标杆独立储能电站。
2024年11月,楚能新能源与意大利Cestari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短期内在意大利建立1.5GWh的储能系统项目,配套使用楚能自研自产的20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3-5年内实现30GWh的储能项目合作。
2024年10月,海博思创与法国独角兽公司NW签署了合作协议,包含了在2025年底之前供货500MWh的储能产品,以及在2026年底之前交付总计超过1GWh的储能产品意向订单。此外,天合储能与英国储能项目开发商签订多项合作,累计出货超1GWh;远景储能也在英国斩获3个总容量约0.8GWh的大储订单。
从上述多个GWh级别订单的签订可以看出,欧洲大储市场正呈现“爆发”之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欧洲作为较成熟的储能市场,投资收益率较国内高出一截,但同样,客户对储能系统的要求也非常高,对储能企业提供的产品能否按期并网、能否长期稳定运行提出较高要求。此外,欧洲建立起来的“关税壁垒”,阻碍中国储能企业进入,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