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有企业加码复合集流体。2月18日,可川科技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建设。
资料显示,该项目拟通过新建生产厂房,购置真空镀膜机、等离子表面处理机等一系列生产设备,完成复合铝箔生产线布局。项目由可川科技全资子公司可川新材料技术(淮安)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实施地点为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经济开发区。根据规划,该项目建设期4年,总投资74838万元,完全达产后,可川科技可实现年产复合铝箔9500万平方米的产能规模。
“通过实施本次募投项目,将有利于公司充分把握行业电池正极材料向复合集流体转换的重要发展机遇,有望在该领域取得先发优势并绑定头部客户,快速实现市场份额的占领和行业地位的巩固,构建利润第二增长曲线。”可川科技在公告中表示。
据了解,可川科技业务定位于消费电子电池类功能性器件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与 ATL、LG新能源、宁德时代、瑞浦兰钧等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终端客户包括苹果、联想、华为等消费电子终端客户,以及上汽、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客户。
集流体作为锂电池关键部件之一,起到承载活性物质,汇集电极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并输出的功能。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等下游应用领域对锂电池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下游应用领域对重量轻、体积小、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电池需求不断增加,电池厂商对箔材的性能要求相应提高,集流体不断向轻薄性强和安全性高的趋势发展。
复合铝箔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集流体箔材,使用“铝—高分子材料—铝”的“三明治”结构,在安全性、轻薄化、高能量密度方面,较传统铝箔更具优势。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复合铝箔将逐步替代传统铝箔,且其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据业内机构预测, 2026年复合铝箔市场规模将达到240亿元。
近年来,复合铝箔产业化的前景,在技术不断突破和完善的背景下日趋明朗,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对该类新兴电池产品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布局。包括安迈特科技、东材科技、汇成真空、东威科技等企业。据了解,当前复合铝箔在设备、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均取得快速进展,制造工艺现已得到验证,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