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钠电池再度引发一波关注热潮,有观点认为,今年钠电池产业有望加速破局,开启真正的“钠电元年”。
近日,央视播出“钠电产业观察”系列报道,指出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试点应用在加速落地,当前我国正持续加大钠电储能的技术研究力度,一批具有技术引领性的工程项目落地建成。
例如,在广西南宁,我国首个10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已安全稳定运行满10个月。除了给电网提供基础的负荷调节外,钠电池还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寻求新的技术突破,比如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钠离子电池应急备用电源等。
01
钠电项目接连落地
众所周知,当前在储能领域,锂电占据着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在95%以上。不过,钠电池与锂电池工作原理和制造工艺相似,虽然在能量密度方面不如锂电池,但其凭借在成本、安全性、低温性能,以及原材料丰富等方面的优势,在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大规模储能等领域,被视为是一种极具前途的技术。
成本优势一度是钠电池被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逐步从高峰跌落,锂电池技术发展迅猛,钠电池相较于锂电池的成本优势有所缩小,但仍有多个钠电项目接连落地,电池企业竞逐钠电赛道的热情不减。
电池中国获悉,日前众钠能源眉山总部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拟建设年产3万吨硫酸铁钠正极材料、2.5GWh硫酸铁钠电芯及5GWh硫酸铁钠电池Pack生产线。据了解,众钠能源去年12月完成了近亿元的A1轮融资交割,A2轮融资也已进入收官阶段,自此顺利迈入新周期下钠电产业化的新征程。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资本的助推下,钠电池企业产品研发、产能落地有望进一步提速。并且未来伴随技术研发不断深入和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钠电池有望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真正形成与锂电池互补发展的新格局。
在储能应用领域,已有多个钠电池示范项目成功投运。数据显示,2024年储能领域钠电池单独采购规模达到0.45GWh,远超历史数据。往年以混合储能技术应用为主,自去年以来,单独采购钠电池的储能电站项目增加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由大唐集团、中国华电、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国家电投等央企牵头的钠电招标项目约占74%,储能示范项目占据了约1/5,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对钠电池在新型储能领域应用的发展持向好态度。
例如,去年6月,我国首个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项目——大唐湖北200MWh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一期工程50MW/100MWh投运,据了解,该电站由42套电池舱和21套升压变流一体机组成,选用185Ah大容量钠离子电芯,该项目为推动大容量钠电储能系统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样板;去年11月,南方电网首个配电网分布式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工程,在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广西南宁宾阳县建成投运,拓展了钠电池储能在配电网的应用场景,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可适配更多应用场景。
市场前景方面,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或在建的钠离子电池生产及其配套产业项目14个,若全部建成,产能将超过110GWh;另有机构预计,2025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将超4.5GWh,2030年出货量有望超过30GWh。
02
电池企业竞相布局钠电
从电池企业的动作来看,进入2025年,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海钠等头部电池企业相继发布钠电池最新进展,预示着众电池企业正竞相争抢钠电赛道的战略制高点,推动着钠电产业化进一步提速。
近日,正力新能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据了解,此前招股说明中显示,此次IPO全球发行约1.215亿股,招股价为每股8.27港元,将自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927.5百万港元,其中约2.5%或23.2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约2140万元),将用于高倍率长寿命钠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及商业化。
除了正力新能,近期在港股IPO传来新进展的宁德时代、双登股份、海辰储能等电池企业,从招股说明书来看,均透露了在钠电领域的相关布局。
此前,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其正加速推进其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的研发进程,该产品性能指标已逐步逼近磷酸铁锂电池。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其车规级规模化量产应用的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并推出该品牌下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两款产品,其中乘用车动力电芯能量密度达175Wh/kg。
据介绍,按照规划,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与一汽解放合作落地;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比亚迪年报披露的200Ah大容量钠电池,在安全性及-30℃低温性能方面已超越磷酸铁锂;中科海钠推出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近日其发布的新一代钠电池新产品能量密度已突破165Wh/kg。
海辰储能于去年12月发布了其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据介绍,该款钠电池采用聚阴离子的技术路线,通过在电池材料、电极配方设计、以及电芯设计等方面优化,具有循环性能、宽温域和大倍率充放电性能以及能量效率等方面显著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电力储能全场景需求。
与此同时,海辰储能相关负责人表示,钠电尚未实现产业规模化应用,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真正大规模应用的大众场景,而“大场景驱动大产业”,电力储能是能驱动钠电产业规模化的大应用场景。
除了上述电池企业,据了解,包括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南都电源、鹏辉能源、蜂巢能源、星恒电源、超威等均已发布钠电芯产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和产业协同的持续推动下,钠电池凭借其自身诸多优势,未来综合性价比将进一步凸显,应用前景值得期待。有行业专家表示,今年钠电池将迎来产业化加速发展拐点,2025或将成为“钠电真元年”。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顶级电池行业盛会CIBF2025即将于深圳举办,在展会同期的5月15日-1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指导,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共同主办的“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技术(CIBF2025深圳)交流会”,也将在CIBF2025展馆内举办。会议将就近年来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最新研发和产业化进展、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敬请关注!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