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会议指出,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要以全球视野审视周边,增强做好周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
会议强调,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要与周边国家巩固战略互信,支持地区国家走稳自身发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开展安全和执法合作,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扩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员往来。
近年来,作为我国“新三样”产业之一,锂电池产业链及供应链的全球化建设,在我国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上述会议提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或将对我国锂电产业拓展对外合作带来更大机遇:
其一,周边地区新能源市场需求旺盛。
以东南亚市场为例,国际能源署2024年就曾表示,为了实现气候目标,东南亚需要在2035年前将清洁能源投资增加到1900亿美元。“将在未来10年,占据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四分之一。”
目前,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国轩高科、孚能科技、远景储能、海辰储能、欣旺达、力神电池、远东电池等中国新能源企业,在东南亚都有一定的产业布局或合作。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中企进入周边市场,助力当地加快能源转型速度。
其二,优势互补性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在矿产开发、镍/钴/锂盐精炼、材料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均拥有前沿技术和先进设备优势,以及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可以助力周边地区锂电技术跃迁、成本优化,及新能源产业升级。
同时,中巴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中老铁路、中吉乌铁路等通道,可以提高中国及周边地区产业链建设速度,更好地发挥供应链协同作用。
其三,周边地区产业集群兴起,区域供应链韧性增强。
近几年,中国企业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有序推进“矿产开发—原料精炼—电芯生产—电池包供应”的产业链建设,带动形成其本地化产业集群,并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新能源技术人才,同时在矿产资源多元化布局等方面,不断提高区域供应链韧性。
其四,以产业共同体,促命运共同体。
当前,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新能源领域建设布局的成功案例,为其它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合作样板。随着周边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与我国的跨国合作机制越来越完善,以新能源产业合作为纽带形成产业共同体,或有望进一步促进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推动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站在锂电产业角度看,或将加速我国锂电产业从“研发和制造中心”,向“以技术为引领,周边产能落地+生态共建”拓展。未来,周边地区国家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转型的增长极,而我国与周边地区国家深化合作,将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方案。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