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丨睿恩新能源创始人陈璇:探索极致,引领无极耳圆柱新标准
发布时间:2025-05-09 14:58:00
关键词:锂电池

  3月下旬,电池领域的新势力——江苏睿恩新能源扔出了个“王炸”:在全球率先量产发布无极耳圆柱21700-5.0Ah电池INR21700-RS50,正式开启了兼顾高比能、高功率全能型锂电新时代。

  这一产品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源于其量产电芯的几个关键参数:>270Wh/kg高能量密度;70A连续放电,50C秒级脉冲放电;10分钟从0充到80% SOC极致快充,区间最高充电倍率可达10C以上;-40℃到80℃的宽温域运行,以及15A/40A满充满放6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0%……集高比能、高倍率、高安全、长续航、超快充、宽温域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旨在覆盖多场景下尚未被满足的超高续航+超强充放电能力+复杂工况等解决方案。

对话丨睿恩新能源创始人陈璇:探索极致,引领无极耳圆柱新标准

  把“高比能、高倍率和高安全”,以及“耐高温、超低温、长循环”这两个“不可能三角”集成到一款电芯上,还能做到每项性能不只是简单平衡,而是各项指标都处于行业领先,这或许是睿恩新能源这家电池业新秀,敢于在电池市场竞争残酷,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固的背景下杀进来的底气所在。

  量产发布,也意味着发布即可交付,说明睿恩新能源颠覆性产品可以随时接受市场的检验。

  与此同时,陈璇在电动工具电池领域过往的“传奇”经历,也让外界对睿恩新能源这家新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日前,电池中国与睿恩新能源创始人陈璇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尝试解开RS50量产背后,以及睿恩新能源的神秘面纱。

01

组建中外最优秀的圆柱电池研发团队

做客户求而不得的电池

  创立睿恩新能源,是陈璇第二次投身锂电领域。早在2011年,陈璇第一次进入电池领域时,当时国内电池企业约有数百家。彼时,在其带领下,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将一家初创企业做到高倍率电动工具电池领域国内第一;2017年,她带领的团队在中国率先量产高镍+硅系列高倍率电池,打破了日韩电池企业在国际电动工具电池市场的垄断,切入国际电动工具TOP4全部厂商核心供应链。

  “现阶段锂电池还远远没有做到极致,没有触碰到它的可能边界。”陈璇解释道,锂电池是她截至目前唯一一个重复在做的行业,对于电池性能的极致探索,让她很痴迷。

  也正因如此,再次踏足锂电领域时,陈璇对睿恩新能源的定位也非常明确。“如果做出来的产品,我自己都觉得对行业、对客户没有什么价值,只是多了一个低端竞争、卷价格的品牌,我自己也接受不了。”陈璇表示,她更倾向于去做客户求而不得的产品。

  “好电池需要设计、工艺和制造均做到极致,这考验着创始人的认知和团队系统能力,确信这一点,你所需要解决的就是怎样去打造这样一个体系,来支撑你能够在全方位、无短板的情况下,追赶全球最优秀的企业,甚至超越。”陈璇谈道。

  要突破锂电行业现有痛点和技术瓶颈,在陈璇看来,既需要有行业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研发团队负责产品开发,也需要一群专业水平高超的产品实现团队,攻克工艺、制造难题。

  陈璇直言不讳说道,不可否认,从全球来看,多年来做圆柱电池最好的还是日本人,但他们比较保守。陈璇认为,如果能把日本在圆柱电池领域多年沉淀的可靠性、一致性优势,以及其“匠心精神”,同中国产业界的效率成本、创新速度和供应链优势结合起来,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领先企业。

  “我们已经把日系圆柱领域在中国市场20年最优秀的工艺、设备、制造、结构件的核心人员,全部揽入睿恩。”在谈及人才队伍构建时,陈璇自信地说道。

  而在研发方面,睿恩新能源构建了由世界顶级锂电池专家主导,汇集国内外一线院校博士、硕士研发团队,该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于美国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中国的北大、清华、南大、东南大学等化学及材料专业。经过三年的建设积累,其研究院+产品技术中心已形成跨学科、多层级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全面覆盖材料、电化学机理研究,及产品开发、失效预防验证等完整体系。

02

死磕

打破无极耳大圆柱电池良率魔咒和性能天花板

  无极耳作为全新工艺,有效降低了电芯内阻,提升了充放电效率,但其也存在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魔咒就是过程良率低。截至目前,无极耳大圆柱仍然未能大规模量产,其实仍是受困于此。当前,包括LG新能源、特斯拉、松下能源等国外多家企业,也一直在设法打破这一魔咒。

  “从第一性原理来看的话,要把无极耳大圆柱电池过程良率、一致性攻克,你就得死磕自己。”陈璇认为,在机理和制程上不能做到死磕,可能是高端电池大部分公司做得不够好的一个终极原因。

  在陈璇看来,对于无极耳圆柱电池的生产制造,一方面可以把可量产产品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提升到新的水准,但同时对于制造的精度、可靠性、一致性要求,也要比其它封装形态电池高出几个数量级。“可能性的研发还不是最难的,工程能力是圆柱电池一致性最致命的挑战,必须依靠长期的失效机理和实践积累的相互支撑。”睿恩新能源通过技术团队提出极致精密的控制要求,再由运营团队严格执行,从而实现产品的极致可靠性和安全性。

  针对于此,睿恩新能源聚拢起了一个由顶尖的日企圆柱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组成的运营团队。陈璇介绍道,该团队成员平均拥有15年以上圆柱锂电制造相关经验,他们不仅掌握制造高一致性产品全过程核心Know-how,熟悉锂电池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并且经历过专业系统训练,对制造细节和品质控制具有深刻、完整认知。

  此外,在产线运维上,睿恩新能源完全按照海外顶尖圆柱企业“土壤”去培育。以产线管理为例,为提升圆柱电池一致性和可靠性,睿恩新能源在产线上推行“零自由度制造”。

  “锂电制造环节,其实不太适合比较变通的风格,如果产线人员觉得什么都可以让步的时候,其实已经离最好的电池越来越远了。”据陈璇介绍,睿恩新能源制造和设备团队都是来自在日系圆柱电池企业工作多年的资深工程师,“零自由度制造”理念已经深度渗透到他们的血液,这也为真正实现电池的高一致性奠定了基础。

  源自对材料和电化学机理的深度研究,以极致的性能为目标,加之日系团队的工程制造把控,使得睿恩新能源在无极耳圆柱电池性能和一致性上取得突破。“以CPK为参照,锂电池生产制造有多道工序,如果每一道工序可靠性都没有做到极致,那么电芯的一致性就会存在风险。”陈璇指出,唯一的办法就是全工序的CPK做到极致,当每一道工序可靠性都做到极致的时候,产品的可靠性就会远超行业水平,达到国际顶尖,“睿恩全工序CPK>1.33,关键工序CPK>1.67,这在工业企业里面是非常非常难的。”

对话丨睿恩新能源创始人陈璇:探索极致,引领无极耳圆柱新标准

  这种“死磕”不仅体现在制造层面,同样也体现在电池性能极限探索上。睿恩RS50通过全极耳结构,重构电子传输路径并同步突破化学体系的性能边界,将内阻降低超80%,温升减少30%,实现-40℃极寒环境稳定放电,-20℃超低温可充电,全生命周期能量吞吐提升80%。

  据了解,为更好发挥无极耳大圆柱电池性能,睿恩新能源在材料和工艺领域进行了多项创新:

  RS50系列采用“9系超高镍正极+硅碳复合负极”体系,将能量密度推至270Wh/kg以上,同时具备70A连续放电,50C秒级脉冲放电,“目前市场主流的高比能材料,没有经历过这么大充放电倍率的长期考验,结构稳定性无法满足,睿恩新能源对正负极的前驱体的结构和制程都亲自参与设计。”陈璇表示。

  另外,据介绍,为了同时兼顾高温、低温,不影响循环寿命和工作状态,睿恩研发团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从空白电解液正向开始研发,把所有添加剂、溶剂材料特性的交互反应通过大模型计算,最终找到最合适的区域。

  在涂布工艺环节,睿恩新能源应用了斑马涂,产线同步涂8到10列,也就是要一次性对齐16到20条边,这较传统涂布难度高出几个数量级;在无极耳圆柱电池的揉平环节,睿恩新能源围绕结构、设计、除尘同样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设计。

  有一组数据,可以折射出睿恩新能源在无极耳大圆柱材料、电芯、工艺、装备等全流程的创新速度和核心环节突破情况,那就是专利数据。

  尽管2022年底才成立,但目前睿恩新能源已经在无极耳大圆柱电池领域掌握100多项核心专利,其中20多项为发明专利。

  业界共识,无极耳大圆柱电芯未来会成为行业主流路线之一,目前全球多家头部企业都在竞逐。“睿恩对全球无极耳圆柱的技术和工艺趋势有着清晰的判断,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会是全球顶尖圆柱电池厂商,我们在做研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专利布局,构筑护城河。”陈璇透露。

03

初露锋芒

“六边形战士”破解行业痛点

  过往的经历,让陈璇团队对圆柱领域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用她的话说,就是非常清楚知道圆柱电池最难的点都有哪些,叠加对无极耳大圆柱未来发展的充分认知和优秀的圆柱研发工程团队,让睿恩新能源一经亮相,就引发了业界不小的震动。

  据陈璇介绍,该公司2023年5月才启动无极耳大圆柱中试线工作,当年7月设备进场,同年10月第一批21700-4.0Ah无极耳大圆柱样品就开始下线,“4.0对我们这个团队毫无压力,调试连带出样品仅用了3个月。”

  在行业致力于推进高比能、高功率21700-4.0Ah无极耳圆柱产业化的时候,睿恩新能源又迭代到了21700-5.0Ah,而正在陆续推出的更高能量密度的6.0Ah/7.0Ah,让客户们更是翘首以待!

对话丨睿恩新能源创始人陈璇:探索极致,引领无极耳圆柱新标准

  在RS50量产发布当天,海康威视就同睿恩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技术与智能物流系统深度融合展开全方位协作。究其原因,目前冷库物流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法高倍率充电,睿恩新能源这款产品出来后,解决了低温物流的充电痛点,可极大改善低温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

  作为一款全能型“选手”,睿恩新能源RS50在低空飞行器、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动工具、智能家电、轻型车、数据中心BBU等领域都非常契合。

  以低空飞行器为例续航、快充、低温、高倍率放电,是衡量低空飞行器电池性能的关键指标。RS50优异的低温性能,可以保障飞行器在高空作业无压力;高比能特性可以降低无人机载重,增加运载能力;10分钟超快充可以大幅提升无人机运营效率;高倍率可以让无人机升空轻易实现。

  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未来绕不开续航、充电、大功率放电和低温/高温场景作业要求,对电池各项关键指标的需求,也均在RS50能力范围之内。

04

从跟随到引领

  据陈璇回忆,国际高端电动工具厂商过去一直不敢用中国的电池,除了性能,还有电池的一致性、可靠性不如日韩。

  “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将日韩企业视为追赶的目标,现在我们已经能跟日韩圆柱电池龙头PK,并且也成为高端电动工具厂商核心供应商,说明我们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已经达到它们同等水平。”陈璇进一步谈道,在无极耳大圆柱21700-5.0Ah产品上,睿恩新能源已经走在行业前列,“我们把一款电芯的高比能、高倍率、高安全、长续航、超快充、宽温域等性能全部搞定,价格还要比日韩的好,这既表明我们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引领者,也说明了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从追赶者,到不断突破圆柱电池行业”天花板“,成为无极耳圆柱电池引领者,以睿恩新能源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在引领全球圆柱电池迭代风向。

  对于此现象,陈璇表示,中国未来会有很多领先的行业都会面临这类问题,就是技术领先企业开始定义标准、定义未来的产品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们需要不断去打破团队很多的思维禁锢。

  对于睿恩新能源的未来,陈璇表示,睿恩将会不断突破无极耳圆柱电芯边界,以极致产品定义全球标准,为无极耳圆柱电池的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5月16日下午14:48分,在CIBF现场,睿恩新能源14T006展台上,睿恩新能源将开启一场“极耳无界能量登峰”的新品发布仪式。此次发布,将重磅推出其21700-6.0Ah电池产品,以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的行业新标杆,开启动力电池高能效新时代!彼时,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划时代的能源革新的高光时刻!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