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据统计,本年度500家上榜企业总营收达14.2万亿美元,净利润7564亿美元,企业入围门槛约为36.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9家电池企业上榜。其中,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再次榜上有名,其2024年营业收入达69.97亿美元,位居第313位,同比上升63个位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能。
从行业角度看,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重要部件,正迎来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的双重机遇。
上述榜单中,超威的成长路径和业绩表现,为更多新能源企业带来一些启示:
首先,坚持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超威坚持多元化电池技术的研发,这也是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精准布局。
当前,超威围绕移动能源、固定能源双赛道持续突破。从技术创新来看,其2024年年报显示,超威锂离子电池项目,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应用,已获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证书”等专业认证。
同时,资料显示,从超威石墨烯电池配套整车推动续航里程的升级,到其铅碳电池循环寿命的突破,再到钠离子电池、钠盐电池、锌动力等新型技术的产业化落地,超威已构建起覆盖高安全、长寿命的全品类电池产品矩阵,从而满足多元化场景的绿色能源需求。
其次,全球化战略因地制宜。
据介绍,近年来,超威集团加速了其全球化布局,以“科技生态、人才生态、产业生态”为支点,通过全球视野谋划布局,按照国际标准打磨产品,并在全球多地建立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非洲等海外市场,从而助力绿色能源技术向全球市场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家居等多元场景渗透。
第三,平衡长期投入与短期效益。
在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上,超威展现出较强的战略定力。
秉持“倡导绿色能源 完美人类生活”使命,超威坚持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策略,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国内外机构和高校合作相结合的模式,持续升级迭代自身产品。
超威在多个关键技术方向发力,构建起了一个全面且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体系。其不仅布局石墨烯、铅碳、锂、钠、锌、镁、氟等材料体系的电池技术研发,还已布局固态电池的研发。这既包含当前主流技术,又覆盖未来潜在技术趋势,确保其兼顾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平衡,形成“短期、中期、长期”效益阶梯。
整体看,超威的案例表明,以技术创新为锚点,同时增强全球化销售网络韧性,以及多元化布局,有助于新能源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实现持续增长。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