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7月销售/交付数据,折射出行业动能与市场趋势。
其中,部分老牌新能源车企,以规模优势巩固其市场地位,而部分新势力车企则以高增速突围,使月度格局发生局部变化,行业进入“规模+增速”双维度博弈阶段。
01
多家新能源车企销售/交付月度格局生变
经梳理,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交付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信息等
其中,比亚迪凭借成熟的刀片电池技术,支撑其规模化交付。吉利新能源、零跑汽车7月同比增速均超120%,且零跑月交付首次突破5万辆,持续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
7月,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速达229.4%,月度排名上升2位;小米汽车交付超3万辆,创其月度新高。
统计范围内,显示出“强者恒强+新锐突围”的竞争格局。比亚迪以规模筑壁垒,零跑、小鹏等,以高增长抢份额,行业分化中孕育着创新机遇。
整体看,车市竞争倒逼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迭代,高安全、高比能、长续航、超快充、低成本,依然是电池企业持续创新的方向。
02
主要新能源车企配套动力电池情况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上述新能源车企生产的新能源乘用车,配套动力电池情况如下:
比亚迪车型全部由弗迪电池提供动力电池配套。数据显示,1-6月,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约57.1GWh。
吉利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有宁德时代、吉曜通行、蜂巢能源、中创新航、欣旺达、国轩高科等。上半年,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超21.8GWh。
零跑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包括国轩高科、正力新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宁德时代、瑞浦兰钧、欣旺达等。今年前6个月,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约10.7GWh。
鸿蒙智行用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独供;1-6月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约12.3GWh。
小鹏汽车用动力电池主要由弗迪电池、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欣旺达、宁德时代等提供配套;1-6月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约14.0GWh。
长城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包括蜂巢能源、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上半年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约4.7GWh。
理想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有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1-6月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约9.0GWh。
小米汽车用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和弗迪电池提供;上半年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超14.0GWh。
深蓝汽车用动力电池主要由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配套;上半年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约4.8GWh。
广汽埃安配套动力电池主要由宁德时代、因湃电池、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孚能科技、巨湾技研等企业提供;1-6月其带动动力电池装机约7.2GWh。
随着更多新车型陆续上市,有望带动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头部电池企业今年均相继发布新品,也将进一步搅动动力电池市场全年装机格局。
03
动力电池新品大比拼
近几个月,头部电池企业积极布局新品,以巩固和提高自身竞争力。
宁德时代已发布的骁遥双核电池,采用自生成负极,可大幅提高体积能量密度;规模量产的钠新电池,能量密度达175 Wh/kg,配套整车纯电续航里程突破500km;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使磷酸铁锂电池充电峰值达12C,整车续航里程达800km。
5月,国轩高科发布金石全固态电池,以及使整车续航里程达1000km的G垣准固态电池。8月,国轩还披露,金石电池已在其内部开启装车路测,并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亿纬锂能则攻克46系列大圆柱电池量产难题,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大圆柱电池量产的企业。据介绍,其大圆柱电池具有三大核心技术:全极耳技术,可降低阻抗60%,提升功率100%;定向泄压防爆设计,极端工况下4毫秒内触发,5秒内释放50%热量;新一代硅基负极技术,使能量密度提升15%以上。
6月,宝马新世代车型iX3试装车在欧洲完成第一次路测,也让人们见证了配套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车型的性能表现。
7月,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电池在其湖州基地正式下线。据介绍,该款800V三元增混电池,电量达65KWh,且兼具5C超充,可极大提高增混车型续航里程和补能效率。
瑞浦兰钧也曾透露,其在300+Wh/kg电池、8C闪充电池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其中,310Wh/kg半固态电池已装车试验,并将持续对800-850Wh/L的高体积比能量电池展开深入研究。
可以看到,头部电池企业均在加速技术创新及高端产能释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有望形成“电池技术升级-用车体验优化-车型销量增长”的良性循环。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