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 | 易宝材料:国产新材料要从“制造输出”迈向“标准输出”
发布时间:2025-09-17 14:13:00
关键词:锂电池

  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迈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进口替代的黄金发展期。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基础,新材料对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正迎来高速发展新阶段。

  为跟踪锂电技术革新进程,了解企业发展近况,研析产业发展困境,为国家部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产业第一手信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开展的“创新推动·纵深推进——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调研”活动,近日走访国内电池材料企业。

产业调研 | 易宝材料:国产新材料要从“制造输出”迈向“标准输出”

图为调研组一行与易宝材料相关负责人合影

  日前,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调研组一行,来到易宝(福建)高分子材料股份公司(简称“易宝材料”)实地走访调研,与易宝材料董事副总经理侯汝红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锂电及新材料领域的前沿应用、核心技术研发突破、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标准化需求,及海外布局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据介绍,易宝材料于2018年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一家集橡胶(EPDM、CR、SBR等)、橡塑、硅胶等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国内最大的发泡材料制造商之一,易宝材料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储能、新能源、电子、汽车及航空等领域,产品性能对标欧美、日韩等国际品牌,是汽车、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头部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其开发的低密度、低雾化、低VOC、高阻燃的EPDM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以及超临界橡胶发泡材料、低卤高阻燃发泡材料等新型材料,产品已通过UL认证,科技含量领先,已成功实现多项产品的国产替代。

  调研组在座谈交流中了解到,易宝材料已构建起全球化的生产与研发体系,其在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投建的生产基地已投产,并计划在巴西、加拿大等地设立新生产基地,以强化其全球供应能力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该公司拥有CNAS国家级认可实验室,涵盖物理、老化与化学测试能力,具备IATF 16949、QC 080000、ISO 9001、ISO14001、ISO45001、知识产权认证、FSC森林认证、美国农业部BETA生物质认证等完备体系认证,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产业调研 | 易宝材料:国产新材料要从“制造输出”迈向“标准输出”

图为座谈交流现场

  产品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据介绍易宝材料能为电池包提供密封、缓冲与隔热解决方案,可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与寿命,并且具备超强的定制化能力,可生产超大尺寸、异型结构、高阻燃的产品,如闭孔EPDM可实现卷料无接头,避免拼接带来的漏气漏水风险;在特种应用方面,已实现可降解、超临界发泡、食品医疗级等多类高端材料的国产替代与批量应用。

  在强大的产品力基础上,易宝材料还建有“研发-生产-测试”全链条服务体系,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定制需求,并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布局构建核心壁垒。目前,该公司正持续拓展低空经济、储能等新赛道,展现出从国产替代迈向全球引领的发展势头。

  座谈中,侯汝红分享了易宝材料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每三年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战略节奏,逐渐从潜水航海,拓展至3C电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海外拓展方面,他表示,在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基地,能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并为“走出去”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支持国家战略。

  侯汝红还强调,中国制造“出海”,亟需从“制造输出”转向“标准输出”,并以某车企在海外的专利纠纷为例,指出缺乏自主标准与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他呼吁企业与协会协同努力,共同推动中国行业与国家标准走向世界,真正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调研组一行,就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职能、分会的重点工作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