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S十年对话】
编者按:
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 (CBIS)作为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领域的大型国际性盛会,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9届,今年将迎来第十届峰会(CBIS2025)。
十年来,CBIS峰会与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界一道,共同见证、参与、并推动了新能源电池业的高速发展。
值此CBIS峰会十周年之际,电池中国精心策划了新能源产业高端对话系列节目——《CBIS十年对话》,邀请全球电池、材料、装备等产业链企业高层及行业机构负责人,共同回顾产业发展历程,把脉行业趋势,共探发展之道。
当传统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天花板日益逼近,一种革命性材料——固态电解质,正在撕开新能源的破晓之光。
作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举办的知名品牌会议,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 峰会)今年将迎来其第十届峰会(CBIS2025)。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以此为契机,联合电池中国网推出《CBIS 十年对话》系列节目。
近期,电池中国通过与蓝固新能源李立飞的深度对话,解码蓝固新能源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发展路径与行业洞察。
01
全技术路线布局
构建电解质产业“护城河”
在新能源材料赛道,技术路线的选择,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电池中国了解到,蓝固新能源自2021年成立之初,便确立了清晰的企业战略:布局“液态电解质-混合固液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全技术路线,打造覆盖固态电池全产业链的电解质体系。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用场景的精准适配。”李立飞表示,通过关键原材料的自我配套,蓝固新能源已形成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业的闭环,目标是成为“以液态电解质为基础,混合固液电解质为核心,全固态电解质为亮点”的行业龙头。
目前,这一战略已落地生根。“客户需要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适配其技术路线的整体解决方案。”据李立飞介绍,蓝固新能源已具备固态电解质、原位固态化电解质和锂电、钠电新型电解液等全方位产品的供货能力,产品矩阵覆盖当前新能源电池的主流需求与未来方向。
在电池中国看来,全技术路线布局,让蓝固新能源既能满足当下客户企业的量产需求,又能提前卡位下一代电池技术,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02
承担国家级课题
助力固态电池突破
全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下一代技术”的主攻方向之一,已成为全球竞逐的焦点。
据介绍,蓝固新能源凭借技术积累,参与多个氧化物、硫化物等固态电解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成为少数同时布局两大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企业之一。
电池中国认为,参与国家项目不仅是企业的荣誉,也是主管部门对蓝固新能源技术实力的认可。据李立飞透露,蓝固新能源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已实现关键突破,为后续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在此背景下,蓝固新能源的技术实力,正在被转化为其市场竞争力。据介绍,依托先进的固态电解质技术及业内率先具备的规模化产能优势,蓝固新能源已与数百家下游客户建立合作,产品成功导入多家头部电池与材料企业,助力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头部客户的验证过程极其严苛,从性能测试到量产适配,每一步都是对技术稳定性的考验。”李立飞坦言,正是凭借持续的技术迭代与稳定的供货能力,蓝固新能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03
应用与产能
多场景驱动,扩产抢占市场先机
在产能布局上,蓝固新能源已落子江苏溧阳、山东淄博两大生产基地,形成南北呼应的产能格局,为其产品规模化供应提供保障。
“产能是技术落地的载体,没有规模化产能,再好的技术也只能停留在实验室。”李立飞表示,“这一多基地模式,不仅满足了当前订单需求,更将为未来的技术升级保驾护航。”
资料显示,2022年,蓝固新能源溧阳基地建成业内首条千吨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线,并完成技术验证;2024年,其淄博基地5万吨级原位固态化电解质及锂电/钠电新型电解液生产线投产,2025年百吨级全固态电解质生产线投产,实现全技术路线商业化。
李立飞透露,基于市场对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的爆发式需求,蓝固新能源计划将氧化物电解质产能提升至万吨级,也将推进硫化物产线从百吨级扩至万吨级,相关项目选址已启动筹划。
对于行业未来,李立飞有着清晰的判断。他认为,半固态电池将率先开启量产进程,“未来3-5年,半固态电池会逐步释放产能,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到2030年前后,有望替代大部分液态电池的应用场景,包括3C、储能、新能源车等领域。”
面对这一趋势,蓝固新能源已推出两大半固态电解质解决方案:电解液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协同解决方案、原位固态化电解质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均已进入行业小批量应用阶段。
“而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李立飞将2027年和2030年视为行业关键节点,“2027年有望实现示范性应用,2030年开启民用商业化。”
他指出,全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高比能等特性,未来将聚焦高端领域,“高端新能源汽车、低空装备、军工、机器人以及医用等领域,都将是全固态电池未来核心应用场景。”
过去十年间,CBIS峰会通过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共建相关标准等模式,持续推动电池及材料企业新技术商业化落地。李立飞对CBIS 2025满怀期待,尤其关注动力电池及应用技术进展,并期待与客户、合作伙伴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李立飞表示,未来蓝固新能源将继续配合协会相关工作,共同为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还希望与产业链企业携手“出海”,在全球新能源市场,进一步增强中国电池产业的领先优势,让这一“中国名片”更加闪亮。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