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Ah、280Ah、100Ah电芯持续紧俏,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欣旺达、海辰储能等,国内头部电池厂商纷纷宣布满产,且排产已至未来数月。
与此同时,电芯价格也呈现小幅上涨趋势。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当前314Ah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价格区间为0.272元-0.342元/Wh,均价约0.307元/Wh;280Ah、100Ah电芯均价分别约为0.303元/Wh、0.362元/Wh,环比均略升,行业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主流电芯厂商价格环比上调0.02–0.03元/Wh。
01
原材料成本与供需错配推动电芯价格回暖
近期储能电芯价格回升,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上游原材料成本震荡回弹,与市场供需出现阶段性错配共同驱动的结果。
在原材料方面,碳酸锂价格自今年6月跌破6万元/吨后触底反弹,至7月底重回8万元/吨的行业“盈亏平衡线”。此后在7月至9月间,受江西锂矿复产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价格经历快速上涨后企稳震荡,整体维持在近几个月的较高水平。
这一涨势迅速传导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而推高了314Ah/280Ah等主流储能电芯的生产成本,导致7月份电芯均价小幅上涨;到9月,随着原料涨势减弱,锂盐价格企稳震荡,电芯成本上行压力趋于平缓。
另一方面,市场供需格局出现的“阶段性错配”,也倒逼了本轮电芯价格的波动。尽管行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面临库存高企、产能利用率较低等困境,但市场对高质量、高性能电芯的有效需求却在2025年集中爆发。这一爆发,不仅源于国内政策的强劲推动,更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的“全面开花”。
仅在今年8月,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便捷报频传,GWh级别的重大项目,在欧洲、澳大利亚、中东、亚太等地“多点开花”,单月公开的合计订单规模已逼近百GWh大关。例如,宁德时代拿下澳大利亚3GWh储能订单,国轩高科中标摩洛哥1.2GWh储能项目,瑞浦兰钧拿下日本1GWh储能系统订单,远景动力斩获国内十余家头部储能集成企业超40GWh订单,海辰储能接连拿下沙特、巴基斯坦储能订单……
这种爆发式、集中性的需求,瞬间挤爆了头部厂商的有效产能,并溢出至行业其它玩家,推动供需天平在短期内迅速向供应端倾斜,从而为电芯价格的阶段性回暖提供了关键支撑。
02
国内储能招投标市场延续“量增价减”的态势
行业数据显示,8月314Ah电芯均价已上涨至0.31元/Wh。在国内储能招投标市场,8月19日开标的中石油济柴动力50万块(容量规模约502MWh)314Ah电芯采购项目中,宁德时代、海辰储能分别以0.32元/Wh、0.28元/Wh的价格中标。
而在储能系统层面,中国储能招投标市场仍延续“量增价减”的整体趋势。机构统计数据显示,8月储能系统及EPC(含设备)招中标落地规模超69GWh,同比增超500%。但在价格方面,2h和4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环比分别下降4.16%和1.97%,至0.458元/Wh和0.406元/Wh,双双创下历史新低。
在中国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中,三个标段共吸引了70家企业投标,去重后共31家企业入围。其中,1h系统、2h系统、4h系统的平均入围报价分别为0.767元/Wh、0.453元/Wh、0.419元/Wh。该项目规模大、投资金额高、受关注度广,是近年来储能市场参与方最广泛的集中采购项目之一。
在该项目中,湖南安诚新能源有限公司在6GW/12GWh 2h储能系统、2.5GW/10GWh 4h储能系统采购标段中,分别以0.416元/Wh和0.37元/Wh的报价入围,两项报价均创下当前储能系统入围报价的新低。
综合来看,尽管上游电芯价格呈现回暖迹象,但国内储能系统市场的价格下行压力仍未缓解。9月初开标的蒙能集团5.2GWh的采购项目中,4h独立储能项目的预中标报价,已进一步下探至0.39元/Wh,表明“量增价减”的态势仍在延续。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电芯价格的回暖,对下游储能系统集成和EPC环节的影响实则更为复杂,系统报价未能同步跟涨的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微薄的利润空间。
由于电芯成本占储能系统总成本的比重超50%,电芯涨价使得系统集成商的利润空间与生存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当前招投标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多数集采项目中标价格已贴近成本线,一旦电芯成本压力持续传导,集成商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
另一方面,系统集成商阵营内部也将加速分化,具备电芯长协资源的头部企业,尚可维持供应链稳定与价格优势,而中小储能集成商则陷入两难:若无法以合理价格获取一线品牌电芯,其产品将失去竞争力,面临订单流失风险;若选择硬扛成本压力,则可能陷入亏损困境。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波电芯涨价潮,正成为行业洗牌的重要分水岭,将逼迫集成商在供应链把控、资金实力和产品策略上做出抉择。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