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S十年对话】
编者按:
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 (CBIS)作为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领域的大型国际性盛会,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9届,今年将迎来第十届峰会(CBIS2025)。
十年来,CBIS峰会与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界一道,共同见证、参与、并推动了新能源电池业的高速发展。
值此CBIS峰会十周年之际,电池中国精心策划了新能源产业高端对话系列节目——《CBIS十年对话》,邀请全球电池、材料、装备等产业链企业高层及行业机构负责人,共同回顾产业发展历程,把脉行业趋势,共探发展之道。

进入2025年,全球新能源市场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与此同时,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储能市场增长更加迅猛,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全球奠定了毋庸置疑的主导地位。”今年将迎来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举办十周年,昆仑新材董事长郭营军在接受电池中国独家专访时表示。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也催生了一批优秀企业,包括电池企业、材料企业、设备企业及很多的配套企业。作为电解液厂商,昆仑新材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就。
“我们从之前行业排名十位左右,已经逐步成长为行业排名前几位的电解液供应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经营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获得了一大批行业优秀客户的认可。”郭营军说。
01
加快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近年来,昆仑新材在电解液领域以矫健的“黑马之姿”迅速崛起,引发行业瞩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昆仑新材电解液在国内市场份额已经提升至5.0%,稳居行业第五;进入2025年以来,昆仑新材电解液出货量已经跃居行业第三。
如今,昆仑新材客户朋友圈遍及全行业,与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正力新能、亿纬锂能、新能安、星恒电源、赣锋锂电、瑞浦兰钧、SK On、厦门海辰、力神电池、天能、超威、万向、龙净储能、微宏动力、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企业,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受到广泛认可。
对于昆仑新材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郭营军进行了总结。据其介绍,昆仑新材于2017年决定在浙江湖州长兴布局电解液新工厂,这是其第一个规模化工厂,该工厂选址在长三角环太湖区域,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集中地,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其次,昆仑新材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加盟,特别是长三角周边区域新能源人才聚集,行业信息和资源也非常丰富。
第三,该公司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服务客户,服务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当中,“因为电解液是一个技术性、服务性的产品,这是公司的自身定位,公司的生产工厂布局都是基于服务区域的重点客户的考虑。”
昆仑新材正在持续提升自身的产品供应和服务能力。据介绍,昆仑新材现已经在浙江湖州和四川宜宾建成电解液产能达18万吨/年。其中,湖州基地已具备年产能6万吨,湖州三期项目计划8万吨/年产能;宜宾基地规划总产能24万吨,其中一期12万吨已经投产,二期规划产能12万吨/年。
“我们还准备在湖北宜昌布局20万吨年产能,未来三大基地全部投产后,昆仑新材年产能将突破50万吨,跻身全球第一梯队。”郭营军说。
02
加速全球化布局
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壮大,产业链企业出海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成为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截至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远景动力、孚能科技、蔚蓝锂芯等电池厂商,以及众多的材料、设备厂商,都在加快全球化布局。
当前,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新能源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就电解液而言,未来增长空间也非常巨大。据业内机构预测,到2030年欧洲和美国电解液需求,分别或将达到103.5万吨和90.7万吨。郭营军表示,昆仑新材正在根据中国和全球电池企业的布局情况,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实现产品和和服务的本地化配套。
“我们的首个海外电解液工厂位于匈牙利,该区域周边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众多中国电池企业的项目布局,以及欧洲本土的电池企业。”郭营军介绍,其匈牙利工厂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动工,一期规划产能3.66万吨/年,预计2026年年底投产,未来将能够更好地服务欧洲或中国布局欧洲的客户。
此外,昆仑新材还在重点研究东南亚的电解液工厂布局,拟选择马来西亚。他指出,“东南亚因离中国距离较近、文化趋同、建厂难度较低,成为众多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布局的重要区域。”基于美国市场的政策变化,该公司在美国的布局可能会根据政策做一些调整,未来其全球布局重点将在欧洲和东南亚。
电解液供应更适合、也更有必要贴近电池工厂进行布局。郭营军解释道,电解液属于一种危险的锂电材料化学品,它的化学组成物质性状不稳定,存储和运输都需要特殊的装置。为保证安全和品质,同时降低成本,电解液工厂的位置选择非常关键,所以要尽可能距离电池工厂更近。
“海外布局,是广大新能源企业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那就是有很多海外的客户,需要我们的企业到海外国家去布局,以满足他们对供应保障的这种安全感,以实现本地化供应的诉求。”在郭营军看来,这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近些年发展成果的外溢,也是全球对中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成就的认可。
03
加大固态电解质研发
当下全球行业企业都在加大对固态电池的布局,以期抢占未来电池技术战略高地。业内普遍认为,固态电池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固态电池的快速发展,有望带来电池产业链的全面革新,以及材料价值的大幅提升,这其中固态电解质是关键材料。
固态电解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来说,氧化物电解质用于半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用于全固态电池;凝胶型电解质结合了液态电解液的特点,原材料来源于电解液。此外,卤化物电解质也是行业研发的热点之一。这些构成了固态电池电解质的一系列产品,各有各的应用领域。
“昆仑新材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和凝胶电解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发工作。”据郭营军介绍,目前该公司氧化物电解质已达到中试水平,硫化物电解质正在搭建中试线,凝胶型电解质已在客户中实现批量供货。未来将与客户完善相关工艺细节,推动固态电解质早日实现市场化应用。
从技术性能上来看,昆仑新材研发的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已提升至12mS/cm,接近液态电解液的性能水平,已成功适配于高镍三元及硅基负极体系;其氧化物NASICON型电解质实现了55-800nm的纳米级粒径控制。
“固态电池是下一代锂电池的重要形式,要实现产业化,在技术上难度非常大,同时成本上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整个产业链企业协同才能攻克。”郭营军表示,相信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公司固态电解质的研发成果也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04
加强行业内交流
作为一个依托行业协会、深耕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大型国际性峰会,今年的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将迎来举办十周年。郭营军表示,CBIS为电池行业技术交流、信息共享和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指出,CBIS在业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昆仑新材在此平台上也受益良多。
据郭营军介绍,昆仑新材正是通过CBIS峰会平台与匈牙利官方接触,并结识了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的领事,由此开始了在匈牙利的工厂布局。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在接下来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周期里,CBIS能发挥更多的行业协同、共商大事的平台作用,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全球化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郭营军说。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