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汽新能(前身为力神电池动力板块)完成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成为中国一汽控股,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参股的央企二级单位,7月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标志着中汽新能焕新启航。
作为央企体系内唯一的动力电池企业,中汽新能肩负着产业链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提供高性能、高安全的动力/储能电池产品及能源解决方案,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全球权威研究机构BloombergNEF(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Tier 1一级储能厂商榜单,中汽新能在列,表明其在储能电池领域的技术、产品、市场表现已经迈入全球头部阵营。
11月16日-17日,“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将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会议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
中汽新能将对CBIS2025给予重点支持。中汽新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于长虹将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参加“Li+学社‘沪上对话——2025产业链高端峰火臺锂论茶荟’”;中汽新能先进技术开发主任黄铃将在“逸飞激光专场·先进电池创新发展论坛”发表题为《中汽新能半固态电池技术进展及应用探索》的主题演讲。

今年7月,中汽新能首次对外发布了半固态·浮元电池、富锂锰·晶石电池,以及全固态·金旸电池等多款先进电池技术和产品。
“中汽新能全固态电池体系的技术路线规划上,致力于从单一到多元的电解质复配技术发展,目标是整车纯电续航达1500公里,使用寿命满足30年或百万公里要求,同时,在安全方面实现无热失控、无热蔓延。”于长虹曾透露,按照规划,中汽新能将聚焦高镍、加硅材料的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体系电池,到2026年使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到2027年预计达420Wh/kg,到2030年左右,将主要开发富锂锰加金属锂或无负极的技术体系。
在储能产品和技术创新上,今年早些时候,中汽新能对外发布了全矩阵储能电池“家族系列”—6+、7+、8+创新大电芯及储能集装箱系统,覆盖392Ah、435Ah和500Ah+电芯,以及6.25MWh、7MWh和8.3MWh等场景储能系统。
得益于其产品和技术优势,今年以来中汽新能陆续拿下多个国内外储能项目大单。
CBIS2025峰会期间,主办方还将举行《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中国大圆柱行业发展白皮书》发布仪式,中型、大型无人机航空电池标准探讨,“锂想2025荣耀绽放暨CBIS峰会十周年盛典”,敬请关注。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