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超威集团新能源产业布局迎来关键突破——旗下湖南超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
据介绍,该项目是超威钠离子电池战略规划中,核心材料制造的关键一环,由湘潭大学化学学院王先友教授团队全程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超威集团投资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约300亩。待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3万吨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年产能,并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新能源产业在该地区的集聚与延伸。
据悉,该项目已被列入湘潭市2024年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湖南省2024年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市场方面,钠电池与锂电池已形成差异化互补格局,共同推动着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碳酸锂期货价格震荡上涨,10月31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度突破8.4万元/吨,较9月初约6.9万元/吨的低点,上涨超21%。而钠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具有价格优势,且可得性更高更便捷,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更凸显其市场价值。
产品布局方面,超威于今年9月发布其钠电池新品。据介绍,该款产品具有耐寒、快充、耐用等优势:-30℃容量保持在93%以上;快充30分钟可充电到80%电量,常规充3-4小时即可充满;循环寿命1500次以上,质保3年,正常可使用5-10年。同时,该产品防水等级高,还通过了针刺、极限过充等严苛测试,400℃热冲击不起火、不爆炸。
同时,超威深谙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性,从材料选择、电芯制造到电池组集成,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随着此次其钠电负极材料项目投产,意味着超威在钠电新材料领域又迈出了规模化、市场化的重要一步。
11月16日-17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将在上海举办,峰会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超威集团将重点支持此次峰会,与行业企业共探新能源电池技术革新与供应链协同发展之路。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