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柱电池装车开始提速,不断有车企加码大圆柱电池,同时其在储能、两轮车、低空飞行器等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被扩展。
今年以来,车企加大了对大圆柱电池的采购,并推出相关车型。比如,奇瑞汽车与LG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了为期六年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供货协议,奇瑞将向LG新能源采购大圆柱电池,订单规模达8GWh,可供约12万辆电动汽车装载;宝马集团宣布,将搭载新一代大圆柱电池,该型电池将被率先应用于其首款新世代车型、纯电M车型等。
在电池供应方面,众多厂商纷纷加大产能布局力度。云山动力的全极耳大圆柱动力电池一期量产示范线投产,为国内46系列大圆柱电池首条磁悬浮组装线,年产能1.5GWh;亿纬锂能发行50亿元可转债,拟用于建设约21GWh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产能;贵州兆科能源2GWh大圆柱锂电池基地项目开工,产品将主要应用于两轮车及储能领域。
“自特斯拉推出4680大圆柱电池方案以来,全球主流车企和电池厂商积极跟进,布局大圆柱电池。经过近几年的技术积累,国内外企业在大圆柱电池领域,已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和商业化趋势。”业内机构分析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圆柱电池将在众多领域开花结果,并深刻影响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01
业界广泛看好
行业企业对大圆柱电池寄予了极大厚望。目前特斯拉、宝马、通用、沃尔沃、保时捷、蔚来、江淮、东风、奇瑞等众多国内外车企,都已经或考虑使用大圆柱电池;电池厂商则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云山动力、中汽新能、比克电池、远景动力、国轩高科、蜂巢能源、蓝京新能源、松下、LG新能源、三星SDI等几十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规划超500GWh。
大圆柱是圆柱电池领域的一大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应用场景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以4680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在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容量和功率达到传统21700、18650小圆柱电池的5倍以上。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这一技术突破,可显著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整体性能表现。
“4680电池将体积做大,容量相当于多个小圆柱电池,车载需要的数量锐减,安全性也大幅提升。”云山动力创始人、董事长袁定凯指出,由于采用全接耳的结构形式,大圆柱电池内阻极低,发热量极小,倍率性能极好,同时又保持了圆柱电池能够被高速制造的优势。
从制造角度看,大圆柱电池的标准化生产,有望降低成本。圆柱电池是生产良率最好的标准化型号,生产效率也最高,大圆柱电池契合汽车工业的效率要求。相较于方形和软包电池,大圆柱电池出众的制造效率,系统零部件设计标准化和成组工艺标准化,可让电池成为汽车标准零部件产品,成本大幅降低。
“大圆柱电池安全性高、具备快充功能、使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在低温、高温下都可以表现出比较好的性能。预计未来大圆柱电池在新能源车、储能、电动航空等众多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全球46系列等大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2.9 GWh。2025年将是大圆柱电池装机放量的加速节点,华泰证券研报预测,到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有望达429GWh,对应市场规模2144.8亿元。
02
卡位电池新风口
为抢抓大圆柱电池风口,不少企业在技术、产能、市场等方面,积极卡位。作为国内首家实现大圆柱电池量产的企业,截至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已经累计配套超6万台新能源车,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到23万公里。据亿纬锂能透露,该公司大圆柱电池已取得未来5年的客户意向性需求订单,合计超500GWh。
据了解,欣旺达专为eVTOL开发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产品,采用双向全极耳强载流结构、高镍高硅的高比能化学体系,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功率放电、快速充电的特点;第二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可实现≥3C快速补能,提供极限工况下≥10C以上高倍率放电。
作为行业内第一家将大圆柱电池定位为超充电池的企业,云山动力正在加快产能建设。该公司去年5月在宁波启动了46系列大圆柱全极耳电池一期75PPM量产示范线建设,于今年3月建成投产,年产能为1.5GWh。该公司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二期项目建设,2027年启动三期项目建设,总体做到10GWh产能。
早在2021年初,比克电池就发布了4680全极耳大圆柱电池产品,创新性的圆柱结构搭载高镍正极、硅负极、掺硅补锂等先进技术,能量密度大大提升。目前比克开发的4680电芯能量密度达300Wh/Kg,最大充/放电倍率达4C,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能需求。
据蓝京新能源透露,该公司拥有40系、46系、66系等诸多大圆柱电池产品矩阵。目前,其已经建成嘉兴工厂一期1.5GWh产能,二期4.5GWh量产线正在筹建中,预计到2027年,该公司产能或将超过10GWh。
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制造工艺的复杂性,一直是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行业领先的设备龙头厂商,先导智能表示,该公司可以提供4680大圆柱电池生产设备,能够交付大圆柱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其速度和良率已是全球顶尖水平,并且真正实现了大规模量产交付。
另一锂电装备龙头逸飞激光也表示,该公司目前大圆柱电芯装配线在2024年已实现批量交付,32系/40系/60系大圆柱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轻型车等市场的应用不断提升,46系大圆柱电池也处于加速量产阶段。此外,该公司逸飞智能二期和江苏逸飞二期已陆续投入使用,未来将根据订单和市场需求情况,进一步扩充产能。
属于大圆柱电池的市场机遇加速来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圆柱电池仍存在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比如生产良品率以及焊接、干法电极等,仍制约着大圆柱电池的规模量产,这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实现突破。
2025年11月16日-17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点此查看会议介绍】将在上海召开,峰会以“全球供应链区域化新时代”为主题。
云山动力(宁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定凯应邀将出席本届峰会,并在开幕式主论坛上作《全极耳大圆柱迎发展历史机遇》主旨发言。
在由云山动力冠名的“云山动力专场·大圆柱电池技术及多元化应用论坛”上,与会嘉宾将就大圆柱电池热点话题进行广泛深入讨论。敬请期待!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