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5.5TWh,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9.1TWh。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池产业对锂、钴和镍等关键矿产的需求,较2024年增长将超过三倍。
机构分析预测,未来20年,全球50%的新电池生产,所需原料将无需开采新矿,主要依赖退役电池循环再利用。
另一方面,随着早期装车的动力电池逐步达至使用年限,动力电池退役潮正在到来。据电池中国了解,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退役电池回收再利用,不仅关系生态环境安全,还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对全球资源循环利用意义重大。
据了解,早在2017年,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布局废旧退役电池循环产业,成立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友循环”),深耕废旧退役电池产业全链条。
11月16-17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将在上海隆重召开。
华友循环总经理鲍伟将出席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依托华友钴业在新能源锂电全产业链的深厚积累,华友循环专注于退役动力电池的绿色、安全和高效利用,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锂电循环一体化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华友循环旗下拥有衢州华友资源再生、江苏华友能源、浙江华友绿能等子公司,形成退役电池再生、降级利用、直接再生的多元布局。该公司以“芯安锂得,心安利得”为行动指南,围绕闭环回收、降级及再生利用、直接再生利用,推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循环生态建设。
在合作层面,据悉华友循环与一汽、上汽、广汽、长安、东风等国内整车集团,宝马、大众、奔驰等国际车企,以及理想、问界、零跑等造车新势力,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该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欧洲、日本、韩国、印尼等地设立合资公司,构建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动力电池回收网络。
据了解,在技术与模式创新方面,华友循环率先探索“废料换材料”和降级利用一体化合作模式,实现退役电池材料回收再生及低速车应用的有效落地。该公司持续推进“创新强链、多元稳链、生态畅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绿色协同发展。
在退役电池标准建设方面,据介绍高度重视政策标准与合规建设,牵头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政策与行业标准,并多次入选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旗下企业先后承接3项国家级项目,“全链条优化的退役锂电池安全回收利用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具备高效梯次利用价值的动力电池技术开发”项目,先后获得国内首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体系认证、全球首家动力电池再生“零碳”工厂、全球首家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零碳”工厂等殊荣。
面向未来,华友循环将继续深耕锂电循环产业,以科技创新和模式引领,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