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首页   >   资讯   >   独家观察

内卷之下营收逆势大增,瑞浦兰钧交出亮眼答卷

2025-03-27 电池中国网

  尽管2024年整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内卷严重,价格战激烈,电池价格不断下探,但部分企业仍交出亮眼答卷,产品、订单和客户结构不断改善,并有望在“大浪淘沙”的竞争中率先“上岸”。

  3月26日,瑞浦兰钧发布公告称,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177.96亿元,同比增长29.4%,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至13.53亿元,同比减亏30.4%,业绩明显改善。

  据电池中国了解,2024年瑞浦兰钧锂电池销量达到43.71GWh,同比增长124.4%。

  分产品营收来看,瑞浦兰钧2024年动力电池产品收入达到73.84亿元,同比增长71.4%;储能电池产品收入达到72.59亿元。

  2024年瑞浦兰钧锂电池销量翻倍增长,主要得益于该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受到了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

  据电池中国了解,2024年瑞浦兰钧研发投入达到7.79亿元,全面推进电芯“问顶”化升级,新一代“问顶”系列电池产品已实现产业化。

内卷之下营收逆势大增,瑞浦兰钧交出亮眼答卷

  其中,“问顶”系列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能量密度提升至180-200Wh/kg,安全性显著增强,进一步巩固了瑞浦兰钧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元电池方面,瑞浦兰钧已经完成超级快充和高能量密度两个体系覆盖。其中,超级快充三元产品,瑞浦兰钧研发了6C~8C超充体系,能量密度超过240Wh/kg,相关产品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高能量密度方向能量密度已突破300Wh/kg,正积极探索其在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

  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方面,瑞浦兰钧在2024年完成了第二代半固态电芯的开发,能量密度超过310Wh/kg,已经交付到整车进行测试;同年该公司还启动了全固态方形电芯制作,并成功入选浙江省尖兵领雁重点项目,目前正积极探索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路径。

  鉴于磷酸锰铁锂电池具备电压高、成本低的特点,且锰材料供应充足,磷酸锰铁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单Wh成本,及更佳的低温环境效能,而其与三元电池相比,则具有更佳的安全性能,优势明显。因此,目前多家企业都在布局这一电池技术路线。

  据悉,瑞浦兰钧已经在2024年完成了对磷酸锰铁锂的相关开发工作,电芯能量密度达到210~240Wh/kg,循环寿命常温超过3,000周,已向国内外多个客户送样测试。

  得益于前瞻的研发布局和强劲的产品力,瑞浦兰钧2024年在动力、储能等市场,均取得丰硕成果。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2024年瑞浦兰钧持续与上汽乘用车(荣威,MG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五菱品牌)、一汽奔腾、极氪汽车、Smart、沃尔沃、Stellantis等国内外多个客户保持稳定交付。

内卷之下营收逆势大增,瑞浦兰钧交出亮眼答卷

  同时,其还新拓展了雷诺易捷特等新战略客户,并先后获得Stellantis和印度头部车企纯电车型新项目定点,以及吉利(银河品牌)、东风日产(NISSAN品牌)、合资德系、合资美系等多个车企混动车型项目定点。

  在商用车与工程机械业务领域,瑞浦兰钧凭借「大电量」策略与技术优势,实现了市场主流产品的全面覆盖与批量交付。

内卷之下营收逆势大增,瑞浦兰钧交出亮眼答卷

  商用车客户方面,其与启源芯动力、青拓重工、三一集团、徐工集团、宇通客车、吉利商用车等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报告期内,搭载瑞浦兰钧动力电池系统的新申报车型达到122款,同时该公司成功中标多个商用车项目。特别是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瑞浦兰钧“BIGBANK”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210Wh/kg,支持重卡车型续航里程突破500km,并具备2C快充性能。

  凭借在行业领先的技术和市场渠道能力,瑞浦兰钧新能源重卡装机量表现亮眼。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瑞浦兰钧新能源重卡装机量跃升至中国市场第三。

  在储能业务领域,瑞浦兰钧通过大电芯技术引领大容量系统、长时储能趋势。据电池中国了解,2024年瑞浦兰钧通过「问顶」技术赋能储能电芯全产品矩阵,实现储能电芯性能、降本和安全的极致提升。

  报告期内,瑞浦兰钧成功与乐亿通、柳工、红太阳集团、中建六局及远东控股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标国能信控、中石油等央/国企的储能电芯年度采购需求;与Powin、Vena Energy等海外客户签订储能订单。

  从市场表现来看,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4年度瑞浦兰钧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五;小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

  当前,汽车电动化、能源清洁化转型已经成为趋势,拥有技术、制造和产业链优势的中国主流电池企业都在谋划出海,从而实现向国际化全球化企业转型。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海外市场机遇非常大,但如果出海前未经过充分考量,企业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企业是否出海,应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如果主要市场在国内,急于出海可能并不明智,因为出海投资很大,风险也较高。当前,海外市场在瑞浦兰钧锂电池出货中占比超过50%,动力、储能客户遍布全球主要市场,为满足本地化产业配套,瑞浦兰钧的出海在2024年也取得积极成效。

内卷之下营收逆势大增,瑞浦兰钧交出亮眼答卷

  目前,瑞浦兰钧已经在德国设立其欧洲子公司,在美国设立北美市场子公司,已完成对欧洲、北美等地区的业务覆盖。

  在海外建厂方面,瑞浦兰钧正加速全球化布局,拟在印尼投资建设电池厂,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依托青山实业深厚的全球化基础,加持其全球化的大规模制造经验和品牌效应,以及在资源端的广泛布局,无疑会让瑞浦兰钧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中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