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在全球通信市场萎靡不振,国际通信设备巨头纷纷业绩下滑之时,深圳却呈现“风景这边独好”。其中,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世界第一大通信设备商;中兴通讯也开始出现净利润持续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中兴通讯2013年的净利润达13.58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达到6.22亿元,同比增长了203%;预计201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将达到158%~222%。
业绩持续向好,得益于运营商4G的建设。中兴通讯负责无线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徐慧俊称,2013年中兴通讯获得了全球长期演进(LTE)新增份额的24%,是全球LTE业务增速最快的厂商。目前,中兴的LTE基础专利全球占比达13%,LTE市场占有率为全球第三,成为4G时代的领军厂商。
中兴通讯的同行华为也有骄人的业绩。201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2390亿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商。
在深圳,为两大通信设备商提供外包服务或产品的企业有上百家,其中不少是上市公司。例如,大富科技、卓翼科技等。深圳两大通信设备商经营状况的向好,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业绩增长。主业为射频天线的大富科技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28%,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29倍。
公网通信领域有华为、中兴通讯这样的巨头,专网通信领域也有龙头公司海能达。该公司自主产权的警用数字集群通信标准(PDT)技术目前已被公安部采用,在全国公安系统推广建设PDT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在PDT标准里,基本上是我们一家独大。” 董事长陈清州表示。
围绕着通信电子产业链,深圳地区还诞生了一批专注各个细分零部件电子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类的上市公司有近50家,约占深圳全部上市公司的1/4。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苹果/三星产业链。从生产触摸屏的莱宝高科、欧菲光,到生产消费电子锂电池的德赛电池、欣旺达,生产智能终端连接器及支架的立讯精密、长盈精密,再到生产柔性电路板的光韵达、得润电子,无一不是植根于深圳,并在业内已经成为技术领先的优秀企业。
不仅是深圳本土上市公司,一些电子信息产业类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在落户深圳之后,也都取得了企业发展的突破和进展。例如,TCL集团子公司华星光电落户深圳后,先后投建两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其销售规模在短短两年间就跃居世界前五,并且开发出一系列创新产品,成为国际知名的液晶面板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