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新能源公交车进入市场视线后,公交行业也在思考如何降低财务风险、盘活资产等问题。“过去车辆采购量入为出,为了延长破旧车子的使用寿命,就小修小补一番。现在面临‘公交都市’和‘青奥会’等要求,公交行业在近年来乃至未来几年都将处于大发展的状态,需要有强有力的现金流作为支持,所以我们也在探索相对来讲财务费用尽可能低的融资方式。”朱明表示。
金融租赁公司的售后回租业务,因此成为了联结南京公交和生产厂商间的“橄榄枝”。工银租赁设备金融事业二部副总经理杨维表示,公司公交租赁业务首单在成都落地,后续在郑州等地也有拓展,但在新能源公交车售后回租业务方面,与南京的公司合作尚属首例。
据朱明透露,在工银租赁介入下,南京公交与金龙客车签署一项价值6.8亿元的售后回租合同,涉及900多辆新能源公交车,其中电动公交车有500辆。在7月底之前,将有1930辆新公交车投入使用,其中纯电动车约有900辆。“采用售后回租的方式,可以解决长时间、大规模的资金需求。这种模式让公交集团撇开了向市场要效益的可能,不仅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费用,更是盘活了所属资本,极大缓解了成本压力,使车辆成本更加均衡。”
南京公交业务人士表示,公交公司目前可选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和通过机构进行融资租赁几种。2013年1月1日起南京市公交企业实行成本规制后,极大地缓解了公司运营资金压力,基本保证了生产正常运转。通过售后回租的方式,可以使每辆车包括归还本金、成本核算和计量等指标在内的规制成本达到较为均衡的状态,对于顺利获得财政补贴有很大帮助。此外,一般在金融机构的项目借款只能达到70%左右,另外30%需用私有资金解决的部分也对成本构成压力。基于上述考虑,南京公交决定与工银租赁采取售后回租方式进行合作,拓展新能源公交投入市场、盘活公司资产的业务空间。
新能源车下一站:
国内扩局 国外发力
作为生产方的南京金龙客车,则在谋动国内外新能源车领域的新一轮发力。据媒体报道,除在南京开展业务外,南京金龙客车还按计划推进在武汉投资20亿元用于新能源车项目。南京金龙客车董事长黄宏生表示,将在汉南产业新城建纯电动客车整车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投产后将达到年产1万台纯电动公交、旅游、轻客、物流车的能力,年销售收入将达100亿。
南京金龙客车对于新能源车的重视也在升级。据知情人士介绍,在前述位于溧水区的新厂房规划中,南京金龙客车预留了1200余亩新能源车生产场地。规划项目共分为三期,目前二期已经开工建设,将以轻客生产为主。
南京金龙客车副总经理诸萍表示,一款纯电动车的研发经费需要5000万至6000万左右,公司在认识到其发展价值后,今年已经有意识地在加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相关研发工作,对应经费投入有望加大。“不排除将来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核心零部件我们也自己来做,但现在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技术攻关上,着力于产品整体性能的提升。”
诸萍表示,除了通过寻求技术方面合作以求资源共享外,公司还在寻求社会资源的积累。“我们在寻找能够发展、培育的区域性市场进行精耕细作。和各地核心零部件生产方合作,也可以利用各地的社会资源,更好地拓展市场。”
诸萍认为,新能源车的前景并不能只从价格来看。和常规车对比,新能源车价可能是常规公交车的3倍,但在后续使用成本上完全可以覆盖这部分购车成本支出。今年南京金龙客车的新能源车生产总数有望达到1500辆左右,下半年的订单正在技术对接当中。
知情人士则表示,在海外市场上,金龙客车也在寻求发力的空间。但出于优先国内需求的考虑,一些洽谈已经暂时放缓,但未来仍将继续拓展。下一步,工银租赁还将继续为南京金龙客车“搭桥”,为海外市场提供新能源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