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能源车及零部件企业24家 成都造新能源汽车迎第二春

发布时间: 2014-07-28 14:38:05    来源: 四川日报
字体:

[摘要]目前,成都市有新能源整车企业六家,下一步考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相关方面推进充电桩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家庭化。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成都就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战略。目前,全市有新能源整车企业六家。财政有补贴,示范推广有目标,国家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催生出一个市场。成都下一步考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相关方面推进充电桩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家庭化。
  新能源汽车新政,像一声春雷,将自称蛰伏多年的曹国栋“惊醒”。7月22日一早,四川汽车工业集团管理层聚在一起,集体感受“拨云见日”。身为集团副总、新能源汽车事业部负责人,曹国栋感叹:“我们的步子,竟一下子慢了。”
  此前一天,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从建设充电设施、创新商业模式、完善补贴政策体系、破除地方保护等多个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较为明确的支持。
  川汽集团进军这一领域的时间并不短,2008年11月份便启动新能源汽车战略。几年过去,至今账面上的销售业绩,只有30多辆新能源公交车。国家新政,如何让步履蹒跚的企业快步向前?
  据记者调查,成都市现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24户,此番“春天里”的“狂欢”,能否持续长久?

  政策扶持 33万辆的大蛋糕
  成都市经信委人士认为,此次颁布新政算是新能源汽车的“第二春”。
  第一次春风拂面,是在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载体,是遴选一批城市,进行示范推广。“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的推动,这一产业几乎无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成长,受制于成本高企不下。曹国栋举例说,同为11米长公交,新能源汽车一台要150多万,是普通公交的3倍,各级财政目前对其补贴额度几乎达到一半。
  2013年11月,在席卷全国的雾霾争议中,国家四部委公布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今年2月份又公布了第二批城市名单。两批总计88个城市,2015年前要完成33万辆的应用任务。
  财政有补贴,示范推广有目标,国家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催生出一个市场。从省内看,成都、泸州的目标均是5000辆,不在试点之列的绵阳,亦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业内人士由此认为,33万辆是保守估计。
  从今年初开始,曹国栋感受到了不同往年的气息:“以往到外地城市推广,给的答案往往是等规划吧,现在他们主动找上门来了。”
  今年年中报盘时,全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超过2万辆,这一数据已近去年全年的水平,更是比前几年的总和还多。
  川汽的订单,也跟着水涨船高。据曹国栋透露,除了来自成都、泸州、绵阳的订单外,川汽的生意做到了山东、河南。“跟河南省多个市签了一个联合大单,今年内就要向他们提供1000辆电动出租车,明年数量会增加到5000辆。”
  照此势头下去,他甚至想,过不了几年,新能源汽车将代替传统汽车,成为川汽的主业。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