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消费者获益 汽车反垄断你要知道的事

发布时间: 2014-08-08 14:33:49    来源: 汽车之家
字体:

[摘要]近期,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成为行业里最受关注的话题。而这些企业到底如何进行垄断,垄断对我们消费者造成了什么损害,整改之后对消费者买车、用车有什么影响?

  对于进口豪华车,由于总经销商垄断了车辆的唯一正规进口渠道,所以总经销商在价格限定上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笔计算,一辆路虎揽胜加长版最低配车型在美国售价合人民币65.43万元,忽略仓储费以及运费之后,这款车进口到中国的完税价格为159.48万,而捷豹路虎官方此前给出的指导价格为288.8万元,比完税价格高出129.32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车辆出厂价格可能比美国售价更低,所以上交的税费也更低,仅供参考),其利润可想而知。总经销商具有任意提高价格的权力,这极大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对于某些汽车厂商,由于零部件的流通渠道被其长期垄断,消费者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零部件只能在该品牌的4S店购买,这也让这些厂商在零部件价格的制定上可以随心所欲。在今年早些时候,18辆常见车型的整车零整比(市场上该商品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完整商品销售价格的比值)被曝光,奔驰某车型的零整比高达1273%,这个数字表示如果更换这款车的全部配件所花的费用可以购买12辆整车。在此,高昂的零配件费用以及厂商巨大的利润我们可见一斑。
  国家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反垄断调查?
  价格畸高背后,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肆意侵害,但是垄断的危害不止于此。部分车企的垄断行为,可以使其获得巨大的利益,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会阻碍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健康发展。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发改委对严重违反反垄断法的一些汽车整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进行了调查,并将根据违法的情况依法作出处理,目的就是维护汽车市场的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部门对汽车厂商都做了什么?将来可能会做什么?
  从目前来看,发改委针对豪华品牌和销售高价进口车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已接近尾声,捷豹路虎、奥迪、奔驰等厂商都被约谈。在约谈过程中,发改委还可能对这些厂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要求。

  对于接下来的行动,发改委已明确表示将对涉案厂商进行处罚。而怎样处罚,我们可以参考近年来发改委针对奶粉、液晶面板等行业存在的垄断现象做出的处罚行为。在这些违法企业的处罚中,不乏爆出天价的罚单,奶粉案罚款达到了6.7亿元。而汽车产业作为高价消费产业,要是真的惩罚起来,必定更加惨烈。若是按照销售额的10%进行惩处的话,没有几个企业能够随随便便交得起罚单。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