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新能源车准入方式有望从目前的目录制转变为备案制,这一调整如果实施,未来新能源车只需通过备案即有机会在京销售、上牌,意味着市场及消费者迎来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新车型进入北京市场的周期将缩短。
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6599辆,同比增长近5倍。而刚刚过去的2014年则被认为是发展迅猛的新能源车元年,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首次突破8万辆,累计生产8.39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新能源汽车呈现持续高增长势头,有业界专家乐观预期,2015年全国新能源车产销量有望达15万-20万辆。
北京累计推广新能源车1.3万辆
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北京市共推广新能源汽车8050辆,累计推广的新能源车辆达到1.3万辆,这一数量已超过从2008年开始到2013年的推广总量。不过,这一数字仍略低于上海。信息显示,2014年上海实现新能源车销量1.1万辆,成为全国各省区市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名,上海同时也成为全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
分析认为,上海机动车牌照采用竞价方式获得,价格多在数万元,而上海新能源车目录内的车型可以免费申领牌照,加上免征购置税的优惠政策,相比普通汽油车,新能源车的价格极具优势,这可能是新能源车受到上海市场更多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上海的新能源车型补贴与北京相类似,目前也采用地方的新能源车型目录,目录之外的车型无法享受地方补贴。但是目前上海的目录中包含10余款车型,是国内新能源车型选择最多的一线城市之一。相比之下,北京市截至目前公布了一批共两期进入目录的车型,包括6家车企的7款车型。
在解决新能源车主最为关心的充电使用问题方面,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京市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将采用多种方式,一是建立自用充电桩;二是建立公用充电桩;三是“路灯+充电桩”模式,将路灯改造成可充电的充电桩;此外还包括建立移动充电车,在不方便安装充电桩、商场等人群密集地,通过将废旧的大巴改为移动充电车,为纯电动汽车充电。
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具有停车位充电桩数量已有1600多个,其中小区物业有1300多个;公用充电桩已有188个充电的点,共有1425个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