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这一数字更呈现出倍增状态。
据统计,2014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85万辆,销量达到7.48万辆,比2013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为4.86万辆和4.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为2.99万辆和2.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不足1万辆。
正因为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的突破式增长,业内也将这一年称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元年。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还公布了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6663辆、销售6395辆,尽管环比放缓,但整体数据同比仍增长近5倍。
据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苏金然介绍,从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及“十二五”规划来看,新能源汽车具有确定的未来。但短期主要在公交客车市场推广,私人新能源汽车仍需政府引导和对基础建设的投入。
2014年,在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的50家客车企业中,有22家涉及新能源客车领域,共销售了1.86万辆,同比增长80.54%,其中新能源公交客车占88.06%。
据了解,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初步掌握了整车设计、制造、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部分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整车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与消费者接受程度尚有距离,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匹配尚有欠缺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动力锂电成主流
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的发展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安全性是电池技术选择的否决项,尤其是在汽车领域。正因为此,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锂电”)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成为当前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选择。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锂电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有望形成锂电一统天下的局面。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所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部研究员陈万吉介绍, 2013-2014年国际主要混合动力车型选用的动力电池中锂电占到63%,2013-2015年国际主要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100%选用的是锂电。
而从锂电市场本身来看,移动电话和手提电脑的份额在萎缩,汽车、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尤其是汽车用动力电池正成为锂电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2013年前锂电产业主要依赖消费电子的发展。2013年后情况出现了变化,动力和储能需求有了快速增长。有人预计,未来3~5年动力和储能产业的发展会更大刺激锂电的发展,增速有可能超过70%以上。”苏金然说,“但我认为,这个预测还比较保守,如果新能源车迅速发展,锂电的发展速度还会更快。现在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都是瞄准锂电做的。”
经过多年发展,动力锂电多项技术指标与2003年时相比已经实现巨大进步:能量密度提高了50%以上,成本下降了50%,电池系统的价格已降至3元/瓦时以下,质保期达到5年/10万公里。
在我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动力锂电产业链也在快速形成和发展。据陈万吉介绍,中国部分企业已经进入行业领导者行列,比如正极材料的当升科技、杉杉,负极材料领域的贝特瑞,电解液领域的金牛、新宙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