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二:三无产品多 三包证明少
目前市面上许多假冒伪劣充电宝还有共同的特征: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更无质量合格证,均为三无产品。同时具有产品合格证、保修卡、三包证明的充电宝很少,具有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则更少。而在街边售卖的充电宝大部分都是三无产品和山寨货。
案例:“三无”充电宝笑傲路边摊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几天前在夜市上买的充电宝,才用了几次就坏了,仔细查看外包装,才发现是“三无”产品。“当时由于要出远门,就随便在路摊上购买了一个充电宝,价格也不贵,就30多块钱,没有想到用了几下就充不进去电了。”刘先生说。随后,记者走访淮南市商贸文化广场的夜市摊,发现很多摊位上都出售充电宝,这些充电宝大多都没有3C认证。
记者在走访淮南市商贸文化广场时,发现这里有很多摊位出售充电宝。这些充电宝的外形多种多样,有的像手机,有的像手电筒,容量从2500毫安到15000毫安不等,价格从20元到100多元不等。在一个摊位前,记者表示想买一个充电宝,摊主立刻拿出几款不同容量的充电宝供记者选择,记者拿起一个标价为35元的充电宝仔细查看,发现产品外包装上看不到任何的中文字样,也没有标示生产商和联系方式,是典型的三无产品。问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时,店主不耐烦地说:“好用就行了,质量可以放心。”
一名正在选购充电宝的大学生告诉记者:“我对充电宝并不是很了解,听同学说,夜市这边卖得比专营店里便宜多了,所以就来夜市看看。”“我劝你还是不要在夜市买这种低价的充电宝,这种都是三无产品。我以前也在这买过一个,发现这种充电宝充个十分钟就烫得不行,吓得我再也不敢充了。”旁边一位市民好心提醒记者。
记者咨询正规手机配件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未经过3C认证的充电宝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劣质充电宝在温度异常时,有爆炸的可能。所以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充电宝时,最好选购知名品牌,不要图便宜购买劣质产品。当充电宝充满电后,应及时将其从插座上拔下,避免其长时间处于充电状态。
小编点评: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必须标注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规格等级、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等明确信息。此外,购买三无产品的消费者,一旦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事故,很难进行索赔。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查验,拒绝购买三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