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无线充电迅猛演进 技术标准严重分化

发布时间: 2015-03-18 09:09:2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摘要]车载、办公室、家庭等是无线充电最常见的应用情况;公共场所如机场等的无线充电应用为次要的使用情况,但是正因为有不同的场景标准,未来无线充电产品将需要多模的支持。

 

  无线充电,顾名思义就是指用户不需要使用连接线就能给无线联网设备充电。在很久以前,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类市场就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许多电池供电型便携式设备均能受益于这种技术,从手机到电动汽车不一而足。

  “无线充电技术本身就在快速演进,在去年以前也许大家还很少听说无线充电,但现在外界对它的关注度已经开始提升。”中兴新能源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田锋对记者说道。

  在近日举行的德国汉诺威电子展(Cebit)上,中兴对外展示了无线充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解决方案,而从本届展会上也可以看到不少企业在无线充电技术上有所布局。

  但抛开各种调研公司乐观的数据,应该说真正的“无线”时代还没有到来,标准不一、技术瓶颈、用户接受程度等依然制约着无线充电走进主流充电通道。

  中国厂商试水

  在汉诺威电子展上,从一些国外企业的展区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无线充电产品,比如可以无线充电的电动三轮车、可以无线充电的机械设备等。而来自德国的一个地区性巴士公司已开始试验,在两辆电动公车上加装由加拿大厂商生产的感应充电设备,这套先进的设备可以在巴士进站上下乘客的时候为它充电。而在一些芯片厂商的预设方案中,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埋放在主要道路下方,让电动汽车在等红灯、行进、停靠公共停车场时都能随时随地充电。

  参展的中国企业中,中兴也带去了自己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当车辆到达站台,无线充电中心能够自动识别哪些车辆可以充电,路边的“配电箱”接到指令开始送电,每两分钟可充一千瓦时的电量,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地面或者挂墙空间,也不再受制于下雨等天气因素的干扰。

  “中兴的优势在于大功率充电这块,而这种电能的传输和原来中兴从事的通信设备原理上是一回事,手机和家里的WiFi热点能量之间的交换,我们看到通讯承载的是视频、音频和网页,而现在无线充电实际上是把功率放大而已。”田锋对记者说。

  据田锋介绍,中兴从2012年开始无线充电产品研发,目前已经能和国际厂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国外如宝马等企业其实也早已开始了对无线充电技术的试验。此前,芯片厂商高通联合美国电信公司宣布,将推出名为“Halo”的无线感应式汽车充电系统,并使用宝马i3进行测试。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